甘肃日报
2019年06月11日
第08版:甘肃新闻

【爱国情 奋斗者】

三代人的医学足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志娟 宜秀萍

多少个深夜,当姚亚丽拖着疲惫身体走回家时,常会自问:为何会在万千行业里选择做临床医生?常常无法与家人共享一顿完整的晚餐、时时忧心于收治的危重病人而彻夜难眠、偶尔也会因不理解被质疑和责难……

每当此时,已在兰大一院心内科工作了30余年的姚亚丽忍不住回望来路。

那年,老院长杨英福对年幼的她说:“亚丽以后想干什么呢?当医生吧!当医生好!”

小时候,父亲姚忠喜最常给他们兄弟姊妹说的话是,“将来你们也学医吧!这个职业虽然辛苦,但非常有意义!医生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医学还有许多未攻克的难题需要一代代人努力。”

老院长已故去、父亲已年迈,但姚亚丽不曾忘记他们的期望:“有人说,所有的选择都有原因。而我立志从医,正是因为有了父亲视为英雄的杨英福等先辈,以及我视为英雄的父亲的存在,能在这些前辈们奉献过青春、挥洒过热血的道路上,和他们做同样的事,我无怨无悔。”

杨英福:“中国胃镜之父”

“中国胃镜之父”杨英福是我国胃镜检查术的先驱,是兰州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和第一、第二医院的主要创建者,堪称甘肃省现代医学的重要奠基人。

杨英福生于浙江,早年留学美国,1949年,他带着节衣缩食省钱所购的书籍、药品和医疗器械回到祖国,在兰州大学医学院任内科教授,并于当年出任兰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从此扎根西北,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倾注全部心血。1982年,杨英福病逝于兰州,终年76岁。

在老同事们的记忆里,杨院长从不曾离去。

“每天上班前,老院长首先到药剂科转一转,然后回到病房查房。当他发现大家的外语基础比较薄弱时,就组织外语水平较高的同志举办外语培训班。在他的努力下,大家学习热情很高,不久都能够熟练地阅读、翻译国外专业文献。”

“老院长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非常有远见,他在甘肃西医医院引进中医属首创之举,开创我省中西医结合事业之先河,功不可没。”

而姚亚丽也清楚记得自己上中学时,有一天与父亲走在医院时听见一阵喧哗声,走近一看,几个人围着杨英福院长,其中一位中年妇女抹着眼泪说:“杨大夫,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周围的人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类似的话。原来杨英福治好了那位妇女久治不愈的胃病,患者全家在向杨大夫致谢。姚亚丽兴奋地跟父亲说:“杨伯伯好厉害啊!都被称作恩人了!”父亲却说:“这样的事在杨院长那儿一点都不稀奇!”亲眼目睹这一幕,原本就对老院长很崇拜的姚亚丽更是肃然起敬。

姚忠喜:引领心外科新开端

姚亚丽的父亲姚忠喜,195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后在兰大一院外科工作,1960率先在甘肃开展了低温下不停跳阻断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965年任大外科主任后,完善了外科专业组,培养出多个学术带头人。1973年,在田贵祥教授的支持下带领心血管外科专业组完成了甘肃省首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引领了我省心血管外科事业新的开端,并培养了大批后备力量。如今,姚忠喜已是耄耋之年,但对于心脏外科事业以及医院发展仍然牵挂。

小时候,姚亚丽曾对父亲颇有怨言:“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个拥有众多让人艳羡头衔的学者,但在我眼里,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十天半月见不着是常事。”好不容易见着父亲,念叨得还是医院的事,心脏啊、试验啊、病人啊、急救啊,姚亚丽从小听了太多。

兰大一院心外科组刚刚开展换瓣手术时,由于缺乏监护设备,手术后作为主刀医师的姚忠喜整日整夜守在病房,每日三餐都是妻子交代孩子们送去,有时送去晚餐,却发现午餐还原封不动。这一切都让年少的姚亚丽无法理解,一度对父亲产生了距离感。“现在想来,那应该是我最排斥医学的时候。我不能理解,这样一个让人完全忘我、忽略家庭的职业到底好在哪里?”

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还不够,到了姚亚丽考大学的时候,父亲建议女儿学医。尽管姚亚丽不那么情愿,但因不想违拗父亲的心意,最终还是选择了医学。

在医学院读书时,姚亚丽学习非常刻苦,“我学习的动力就是不能给父亲丢脸。老师能在我爸面前表扬我,心里就美滋滋的。”同样受父亲影响,姚亚丽选择了心内科。

父亲对姚亚丽的影响已根植于心。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爸爸回来拿了包葵花子。”姚忠喜教授做了一辈子心脏外科手术,救过很多病人,家属为了表达发自内心的感激,有时会送一些土特产给他。总是在一番推来挡去后,姚忠喜无奈收下对方的心意,这包瓜子正是如此。“我爸跟我妈说,你把那包瓜子炒了吧!我妈刚往锅里一倒,就惊叫了一声。”原来一同倒进锅里的还有10张10元人民币,“那时我爸工资才60多元钱,100元在我们眼里简直是笔巨款。我爸一看,脸色都变了,抓起钱就往病房跑。”

这事给姚亚丽的印象极为深刻,“对父亲、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敬重。”在病人眼里,医生也许是救人于水火的神一般的存在;在父亲眼里,一笔无论带有多大诚意的钱财,但因不属于自己,就应一秒也不耽搁地给予拒绝。

在父亲一言一行的影响下,医院大院里长大的姚亚丽成为一名医生,“我姐姐姐夫、弟弟弟媳、儿媳也全是医生。”

姚亚丽:最美时光献给最爱事业

姚亚丽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医生,但真正让她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想深入地钻进去,缘于一次及时的救治和一次来不及的救治。

两次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两次的结果迥异,一次病人活过来如同任何一个平常人,另一次,是再也不能睁眼看看这个平常却也精彩的世界。

那位病人是姚亚丽的大学同学,本是“运动健将”的同学生育后因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情加重,住进了姚亚丽的病房。一天临近下班,姚亚丽刚走到病房门口,同学的妈妈连声地呼救,姚亚丽飞快地冲上前,发现病人意识丧失,即刻为病人做心肺复苏。那是姚亚丽工作后第一次独自面对心脏骤停的病人、第一次做心肺复苏,“又紧张又害怕,一边快速回想所学相关知识,一边尽可能标准化地操作。尽管如此,我仍然不能确定结局如何。”所幸病人在医院发病,抢救及时,最终从鬼门关前捡回一条命。

事后,同学坦言,因为感觉身体没什么不舒服,医嘱里的一样氯化钾实在难以下咽,所以自作主张未服用。姚亚丽听后自责为何没能再多叮嘱几遍她服药的重要性,而和自己一样学医的同学明白不能停药的道理,却还如此大意,实在令人痛心。

一年后的深夜,同学的爱人给姚亚丽打电话,说病人出现了跟上次一样的情况。姚亚丽赶紧让打120急救,自己迅速起床赶往医院急诊室,心里却明白“黄金六分钟,救护车赶去怕也来不及了。”果然,一切都晚了。

“生命很脆弱!且行且珍惜。”虽是多年前的事,姚亚丽每每想起,仍觉心情沉重。“所以有时候我对不遵医嘱自行停药的病人,语气会非常严厉。一次次叮咛不要感冒、不要劳累、药不能停……可就是有人不听,总觉得医生是在危言耸听。”遇到不遵医嘱的病人,姚亚丽是又无奈又心疼。更多病人能够遵照医嘱,病情一直在可控范围,甚至有人创下生存纪录,姚亚丽觉得那就是所有付出的最好回报。

尽管有很多无奈与压力,姚亚丽仍表示“我喜欢这份工作,难以割舍。”曾有机会离开这个常常上演“生死时速”的地方,她没舍得离开,“那么多病人常年在我这里看病,他们的病情我最了解,舍不得丢下他们。”

走过重重岁月,历经事事磨练,现在的姚亚丽深深理解了当年的老院长与父亲的选择与付出,原来他们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了青春牺牲了生活仍能甘之如饴,是因为每当病人通过自己的治疗,能够健康地回归生活与工作,那种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是医者忘却一切不快、勇敢向前的动力。她说:“能将生命中最美的时光奉献给钟爱的事业,值得!”

2019-06-11 【爱国情 奋斗者】 1 1 甘肃日报 c130760.html 1 三代人的医学足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