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6月04日
第05版:理论

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有力作风保证

智库建言

2019年第6期(总第45期)

导 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久前,省委决定今年继续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同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加大力度整治不落实、乱落实、假落实、少落实、慢落实、游走式落实、应付式落实等突出问题,为减轻基层负担,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证。为此,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组织了4篇文章,供广大读者参考。

联系人: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曹建民

邮箱:zhikudx@163.com

联系电话:13669370002

党政机关要在作风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胡秉俊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省直党政机关党员集中、权力集中、领导干部集中,是基层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很多问题发生在机关,这就要求机关要在作风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

要高站位大格局审视作风问题。从历史维度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胜利的重要保证,历史上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必须要长期坚持。从战略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政治高度,严肃对待作风问题。从实践维度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些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在机关还不同程度存在,又有一些新表现,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从工作层面看,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复杂性、反复性等特点,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政治上不过硬、能力不足、热衷于搞形式走过场、不求实效、营商环境不优、落实不力”等6个方面的问题,有效推动了发展环境的改善,但作风的顽疾痼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对一些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大集中整治力度。我们要站在事关甘肃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坚持多管齐下促进作风转变。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必须标本兼治、多管齐下。首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增强内生动力。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为民尽责。要坚持不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作为内在追求,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加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到踏实工作上,把精力放在促进发展上。其次,要完善制度机制,形成行为规范。去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省上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等制度规定,全省8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在线办理,企业开办和一般不动产统一登记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政府系统深入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下一步,既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性规定,制定负面清单,形成刚性约束,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再次,要有效监督执纪,加大问责约束。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去年的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各级各部门查处了多起作风违纪违规问题,有的给予了党纪政务处分,有的受到了组织处理,这里面既有厅级干部和县处级干部,也有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都给予了严肃问责,发挥了有力震慑效应和警示作用。今后的作风建设,也要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以严明的纪律、严厉的问责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事创业。

聚焦突出问题发力改进作风。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整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要立足实际、点面结合,精准施策、突出实效。一要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去年省作风办对一些单位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纪律作风方面的问题,诸如“上班期间打游戏、办事大厅没桌凳、上班期间不在岗”等问题,都指名道姓进行了通报,引起了极大反响。针对这些作风方面的顽疾,要通过明察暗访、正面教育和负面警示等措施,持续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积尺寸之功,累严实之效。二要紧盯重点问题多用力。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聚焦影响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突出问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聚焦“不落实、乱落实、假落实、少落实、慢落实、机械落实、应付式落实”、“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等问题,以重点问题的整改推动整体工作的提升。三要直面新的问题求突破。要针对新形势下一些单位存在的层层签订“责任状”、检查考核频繁、重“痕”不重“绩”、文山会海、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以钉钉子精神一个一个去解决,坚决防止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用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要把“改”作为整改落实环节的重中之重,发现一条、整改一条、落实一条,对那些该做而没有做、做了但没做到位的问题要“加把火”“回回炉”,推动问题整改见人见事、见招见效。

注重以上率下带动好作风养成。“风成于上,俗行于下。”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影响着下级单位和干部的作风。要压紧压实作风建设的政治责任。各级党政机关“一把手”要带头落实政治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督促全体党员干部树立起抓作风建设“没有局外人、不当旁观者”的责任意识,构建抓作风建设上下贯通、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反对和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在敢于监督上作表率,在接受监督上作表率,在遵守党规党纪上作表率,担当起领导责任,真抓真管,坚决纠正管辖范围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切实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细、落实。要突出党政机关的示范带动作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想方设法为基层减负,严格控制各级开展监督考核、索要材料报表的总量和频次,优化改进调研活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目前,对党委和政府部门反映较多的作风问题,有的部门工作基础薄弱、工作机制不健全、台账不清,加上个别机关干部政策水平不高、能力不足、精神状态不佳和作风不实等原因,不仅给基层造成压力,省直部门之间报送材料及一些审批事项,也存在许多问题。近日,省委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省政府出台实施方案坚决整治“放管服”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省纪委部署开展“四察四治”专项行动。各级机关在抓工作落实时,都要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去年以来,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提出并承诺,凡是要求部门机关党委做到的,工委要率先做到;工委自己做不到的,不对省直部门提要求。各部门机关党组织都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把自己摆进去,从自身做起,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作者系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找准靶点 落实基层减负

李 琰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通知》以“四个着力”表明了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直击基层治理痛点,对症下药,精准有力,让基层干部切实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正如《通知》所指出的那样,基层减负如果仅仅停留在以文件会议促落实,无异于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需要集中力量,瞄准主要矛盾,向关键症结准确发力。

正本清源,推进作风建设。基层工作脱实向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根源。在有些部门和干部那里长期以来形成了对形式主义工作方式的路径依赖,不解决实际问题,热衷于文山会海、层层转发、督查检查,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做一些表面文章,导致基层治理矛盾丛生。推进作风建设重在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加大发现和查办违反《通知》精神问题的力度,还应加速纪检体制改革、源头预防性制度建设与巡视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并便利广大群众监督。

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要发挥好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敢于担当负责、敢于以身作则的作用,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改进作风、真抓实干。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把自己摆进去,从领导机关抓起,对照“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落实《通知》精神。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必然能够积少成多,久久为功。

有据可查,致力数据治理。近年来,“互联网+政务”“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大大优化了社会综合治理、提高了政府运行效率。借助信息化技术,上下级沟通更加便捷、畅通,基层工作中产生各类丰富的数据资源,并积聚在各个部门的应用系统平台中。切实为基层减负,应该继续推进数据治理,打破“信息孤岛”,统筹现有平台,实现部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分析,最大限度地提升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省物力、人力。与此同时,数据的充分再利用也能有效减少手机APP过泛、微信工作群超量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现象。

集思广益,发挥基层智慧。基层干部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沿阵地”,既是各种不必要负担的承受者,又是减负的参与者,更是减负的监督检验者。调动基层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可以精准掌握减负的重点难点在哪,该减什么,怎么减才有效果。将减负全程置于基层监督下,让基层干部评价减负成效,才能有效预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避免“按下葫芦起了瓢”,确保减负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接受基层监督、强化基层检验,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主动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尤为顽固复杂,整治难度大、任务艰巨,各方全力投入形成合力,锲而不舍地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将基层减负进行到底。

近日,我省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2019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发文数量、会议数量、省级对市州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均减少30%以上,切实为基层减负。全省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坚持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在减负中提质增效,真正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工作、解决问题、推动落实上。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

打赢脱贫硬仗须有硬作风

何志春

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既是光荣的政治任务,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中心工作。人的因素、各级干部队伍的作风事关脱贫大局,起决定性的关键作用,直接关系到能否啃下脱贫这个硬骨头,关系到我省的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关系到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唯有以从严从实的过硬作风尽锐出战,才能找到“金钥匙”,为一方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

坚持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必须深入农村,和贫困户打成一片,逐户走访,搞好实地调研,充分掌握贫困群众的个体差异及个性化需求,把党的扶贫理论与贫困群众的脱贫实践相结合。必须从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反对一切主观主义。主观臆断是扶贫工作的大忌,一个特定地区的脱贫经验,在别的地区未必适用,切不可生搬硬套、东施效颦,一定要因地制宜想办法、出实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近几年,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辛勤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风气仍然在一定范围内或多或少存在,在有些地区表现还比较突出。扶贫对策千篇一律,扶贫搞形式,走过场,只填扶贫表,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有之。具体措施与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帮扶手段水土不服,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使得贫困户无所适从的有之。各级干部务必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纠正这些现象。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是取得一切胜利的政治法宝,也是脱贫攻坚所必须始终坚持的优良作风。在当前脱贫任务异常艰巨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深入扶贫工作第一线,了解掌握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与贫困户充分座谈、深入交流沟通,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脱贫策略,帮助困难群众实现从输血性脱贫向造血性脱贫的转变,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怎么打,对每一位扶贫干部来讲都是考验,更是检验干部工作能力的标尺,必须倾听群众意见,坚决纠正一切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没有调查研究就发号施令的倾向,坚决纠正应付群众,劳民伤财,不讲实效,浮于表面的作风。

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扶贫工作中尚存在诸如扶贫人员敷衍应付,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责任意识不强,担当意识不够,不真心扶贫的问题,对于贫困户反映的问题,多以政策规定予以答复,较少能主动帮助贫困户到相关部门去协调,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故而,在扶贫工作中要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纠正扶贫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贯彻落实扶贫政策,有效化解扶贫矛盾,探索脱贫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的有益方式,也是解决工作作风不扎实,责任意识不强,欺下瞒上,工作流于形式,担当意识不够,不真心扶贫问题的有效方法。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多反思自己,相互监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对扶贫工作互相查漏补缺,强化扶贫思路,补齐工作短板,整体提升改进。

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当前,脱贫难度越来越大,脱贫任务愈加繁重,脱贫摘帽日益逼近,必须扎根扶贫第一线,真抓实干,深入田间地头,埋头苦干,不怕吃苦受累,采取多元化形式在农村开展“扶志、扶智工程”。要引导群众树立不怕困难,奋发图强,勤俭持家的精神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观念,激发内生动力。

现在,党的各项扶贫政策都有了,关键就是树立信心,抓落实。要继续深化扶贫领域作风整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机制和领导体制,建立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督促扶贫各方知责明责、履责尽责,以严谨务实的作风,顽强奋斗,万众一心,确保我省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以优良的作风顺利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

持之以恒推进作风转变

彭芙蓉

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持之以恒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已经成为党中央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思路。十九大之后,我们党又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与坚韧纵深推进作风转变。当前我省各项事业已经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这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决策态度、处事方法等提出了更严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持续推进作风转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作风转变。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精准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集中力量抓好深度贫困地区这个重中之重,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做好项目落地,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凝聚起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举一反三、防患未然,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推动脱贫计划实施、脱贫质量提升和脱贫成果巩固。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作风转变。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实践中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为人民解忧,如何有人民满意的工作成效。要把“初心”和“使命”融入我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的全过程,贯穿到我们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个环节,覆盖到各个方面,将转变作风作为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作风转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老问题,但是有新表现。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虚多实少,仅仅“轮流圈阅”“层层转发”;有的单位像打造旅游路线一样打造“经典调研路线”, 搞着“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工作作风问题的种种表现,背后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子。通过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解决影响我党政治生态的沉疴积弊,在转变作风制度化的过程中加强科学性和民主性,才能真正走出作风问题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

以制度化建设推动作风转变。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才能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一是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一样,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丝毫特权。“己不正,焉能正人?”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党纪国法。二是以制度来明确权力的内容与边界,使权力运行全过程公开化、透明化。确立权力运行的规则与程序,监督权力运行的过程与结果,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和管人。制度规范须尽可能具体、明确、客观,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制度明确党员干部的岗位职责、履职要求以及责任追究,建立起长效机制,防止出现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要健全政绩考核和干部评价机制,加强干部作风制度建设的执行力度,强化制度执行刚性。建立问责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对本单位党员干部的作风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抓作风不力的单位、个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

2019-06-04 1 1 甘肃日报 c129696.html 1 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有力作风保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