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5月21日
第12版:摄影

【陇原工匠】

杨秉松:填补技术空白

杨秉松带领团队进行科研工作。

经过30多年历练,杨秉松成为传感器领域行家里手。

杨秉松是专利等身的仪表工。

小小电路板是设备的“最强大脑”。

杨秉松从技校毕业成为冶炼车间一名普通仪表工,扎根一线工作30年。如今,他带领团队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搞技术研发,成为同事口中的“杨博士”。

杨秉松是金川公司镍钴研究设计院高级技师。金川公司代表了我国镍钴工业领先水平,而镍钴冶炼有其行业特殊性,具有强腐蚀、高温高压等特点。国外设备在这些极端条件下工作,寿命也只有几个小时。杨秉松历时9年,研发出能在140℃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传感器,将其使用寿命延长至8个月以上,成为目前国内外可见耐温性能最高的传感器,填补了高温环境下氧化还原电位测量技术的空白。

恒心、耐心和决心,磨练出“匠心”。杨秉松参与实施并完成了“金银硒扩能技术改造项目”“5000公斤铂族金属扩能改造项目”“镍电解槽电压检测系统开发”等公司重点科研项目20多项,带领团队获得专利授权2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0项,多种专利技术实现了产品化,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杨秉松先后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金昌工匠、金川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杨秉松创新工作室”被评为2017年度甘肃省优秀创新工作室。2019年,杨秉松获得甘肃省“陇原工匠”荣誉称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2019-05-21 【陇原工匠】 1 1 甘肃日报 c127072.html 1 杨秉松:填补技术空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