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4月30日
第12版:专版

“写一首情诗给兰州”活动带来的启示

刘 健

全国首创的大型城市文化融合传播活动——“写一首情诗给兰州”,第一阶段历时100多天圆满落幕。100首情诗如同桂冠戴在城郭山河之上,不仅开启了诗歌与一座城市的交融与对话,也让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触摸到了兰州的文脉,把一个城市的精致、灵动、温暖与美好展示在世人面前。文创界、传媒界资深专家自始至终给予高度关注,认为这是打造精致兰州的文化培根和精神铸魂之举,为兰州再次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助威呐喊,是一个原创性、种子型、可持续的好品牌。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明办组织的这个活动,带给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存在感是全方位的,带给新闻媒体的新鲜感和关注点是立体式的,在城市内涵梳理、品味提升、形象塑造和融合传播等方面,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总结的。

启示一:创意致胜

“集中邀请这么多著名诗人抒写一座城市,用‘情诗’挖掘和呈现城市文化,这在全国并不多见。”活动指导单位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的有关负责人说,全国举办诗歌艺术节、诗歌旅游节的城市很多,但是以情诗形式礼赞致敬一座城市,在全国文学活动和城市推介中还是首次。好的创意是一个活动影响力和品牌感召力的生命线,“情诗”的特质让人们与城市沟通有了情感密码,每个人都能用诗歌和想象构筑一座属于自己的“兰州”。著名诗人哨兵告诉记者:“‘写一首情诗给兰州’这个创意太浪漫太有灵感了,让每个诗人有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如果是‘我为兰州写首诗’最多只能打60分,但是‘写一首情诗给兰州’这样的策划,我要毫无保留地给到120分。”

近年来,兰州市宣传思想工作亮点频闪、好戏连台,如何在既有的基础上巩固、扩大、提高,要求主办单位对项目创意和活动策划优中选优、精益求精。“写一首情诗给兰州”虽然运行实施只有三个多月,但是活动主题、内容、模式和团队的创意,则用了几乎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酝酿,其间还与诗歌界、传媒界人士反复进行沟通,最后确定了以情诗为题材、以全国著名诗人为骨干,采用“30+70”、专业+大众、本土+全国的作者结构,定向邀请创作和全国公开征稿两个板块同步推进,著名诗人创作采风和举办诗歌交流活动统筹兼顾,动员顶级专业作家、文学爱好者和兰州有缘人,写一首情诗给自己热爱、向往和留恋的这个城市。点石成金、创意制胜,真可谓“功夫在诗外”。

启示二:借力造势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在这里融合沉淀,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在兰州留下了或豪迈洒脱,或婉转细腻的诗词歌赋,给兰州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诗意。邀请30名全国一线著名诗人来兰州采风,感受这座城市之美,是借助外力对兰州文化资源的又一次深入挖掘。在诗人的眼中,兰州的魅力是无限的。在兰州市举办的恳谈会上,诗人、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琦说:“在兰州的人爱兰州,离开兰州的兰州人想兰州,而我们这些平日里好像和兰州没什么关系的人,在这两天却情不自禁地做了兰州人,我们都爱这个地方。黄河与兰州这么美,写一首情诗怎么够?”诗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于坚坦言,自己不仅是为那一碗牛肉面和黄河而来,更重要的是为曾经的那份“恩惠”而来。他说,20世纪80年代,正在读大学的他和《飞天》相遇。后来,随着作品在《飞天》的刊发,他便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些著名诗人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备受媒体关注,自带光芒和流量。他们赴兰创作采风交流的行程刚一敲定,央媒和省市媒体的记者就已闻风而动,中山桥、黄河母亲、金城关等采风点都有记者跟踪,10场诗歌交流活动和“百名诗人写兰州”创作恳谈会,每场有两家以上新媒体开展网络直播。如此持续火爆的媒体关注和报道让兰州“刷屏”,利用一场文学创作交流活动博得了社会普遍点赞与喝彩,每个环节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宣传推广。“写一首情诗给兰州”把“借力”顺势延展成为“接力”,打赢了一场外宣内宣互动、线上线下交融的“主动仗”。

启示三:高点谋划

为了办好这次活动,兰州市委宣传部领导亲自上手、靠前指挥,对活动品牌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兰州市文明办也是积极协调推动,在作品朗诵暨颁奖盛典等节点督促指导。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围绕这个共同的目标竭诚尽智、集思广益。邀请哪些诗人来兰州采风,举行什么形式的交流活动,由谁来朗诵这些优秀作品?活动主办方和执行方都从高处谋划、从细节着手。最终,确定了来兰采风诗人以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为主力阵容,兼顾其他有影响且创作生命蓬勃旺盛的一线知名诗人。邀请全国知名表演艺术家徐涛、宋春丽、曲敬国和央视新闻主播和佳,朗诵演绎、精彩呈现全国著名诗人代表作品和全国征稿获奖作品,同时由甘肃省朗诵专业委员会组织省内优秀播音员、话剧演员,宣读颁奖词并朗诵其他优秀作品。

活动策划执行团队还协调全国文学报刊联盟,通过知名文学期刊及其新媒体发布征稿文讯,在全国文学界、诗歌界迅速全面深入推广。居高声自远,紧盯全国影响、全国水平、全国品牌,从高点谋划,把这场兰州首创的文学融合传播推向舆论制高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各类媒体和新媒体首发报道就达到1000多次,网上转发、点击累计超千万次,兰州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精细的组织、周密的安排,也使“写一首情诗给兰州”活动的影响力迅速扩大,短短一个多月就收到自由投稿4200多件,稿源地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旅居海外的华人和留学生也踊跃参与创作投稿。3300名投稿者既有成名已久的专业作家,也有热爱文学、诗歌的普通群众。其中,作者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只有10岁。全国征稿一等奖获得者孙大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写一首情诗给兰州’,我被这富有美丽创意、诗意的活动深深吸引。”领奖返回家乡后他自称是兰州的“义务宣传员”,因为他从骨子里喜欢上了这座城市的诗意、文化和山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能让更多的朋友爱上兰州。

不仅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中新网等中央媒体高度关注,《文学报》《文艺报》和中国诗歌网以及知名诗歌文学期刊,也刊发了“写一首情诗给兰州”的报道和资讯。业内专家对这项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全国首创以情诗礼赞城市的主题艺文活动,是一次以情诗打造城市品牌的创新推广活动,更是以情诗呼唤温暖、凝聚人心的创意宣传活动。

2019-04-30 1 1 甘肃日报 c124049.html 1 “写一首情诗给兰州”活动带来的启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