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4月11日
第02版:要闻

【爱国情 奋斗者】

雷得有:村民不让退休的村支书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德斌

雷得有觉得自己该退休了,但村民们却始终不答应。

连续当了42年的村干部,每次到了卸任期,全体村民都要深情挽留。

雷得有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区农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农民,让这一片山区燃烧着希望,延续着走向未来的梦。

关山村,位于天水市清水县的大山深处。从县城到关山村,要走40多公里的路程,中间需要翻越几座大山。

“现在需要有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的村干部,才能带领全村人致富奔小康!村支书要让年轻人来当!”今年过年的时候,雷得有再次向村民们提出了自己想要退休的想法,但是得到的回应却依然是——“不能退!”

村民不让退休的雷得有,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1983年,雷得有光荣入党,担任罗垣村党支部书记,改变关山村贫困落后面貌的强烈责任感油然而生。然而,困难就像面前的大山一样,摆在他的面前。

当时,全村没有一个富裕户,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村里的男孩最多读完小学,而大多数家庭的女孩都没上学。

雷得有的父亲做过脚户,小时候他经常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他深知,要带领全村人走上富裕的道路,一是必须要让孩子们读书,有了知识才能闯出一片天地。二是要修路,修通关山村通往乡镇、县城的道路,把关山村与外界连通,让大家睁眼看世界。

于是,给村里建一所小学,成了雷得有的首要任务。

“村里没有一分钱,我只好想方设法争取,最终批下来一点经费。”雷得有回忆说。

拿到经费的当天,雷得有就组织村民从几十里外的地方,依靠人挑驴驮,花了半个月时间,运回1万多块砖瓦,建起了6间校舍,成为当时全村唯一的砖瓦房。

学校建起来了,但一些村民不愿让孩子上学,而是让孩子在地里帮大人干活。雷得有带头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一家一户开始动员做工作,后来发现苦口婆心不管用,他只好改策略。

村民雷占祥家里穷,值钱的东西只有两头牛。女儿喜欢读书,但雷占祥坚决不让孩子再继续念下去。雷得有得知后,几乎天天去劝说雷占祥,但无论怎么劝,雷占祥都只有一句话:“没钱,不让念了!早些嫁人!”

后来,雷得有自己作担保人,从信用社借了900元给雷占祥,他这才同意让女儿继续读书。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雷占祥的女儿大学毕业在清水县当了老师,雷占祥一家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还在县城买了楼房。

就这样,在雷得有的坚持下,村里先后走出了第一个高中生、第一个中专生、第一个大学生!

孩子们考上中学、大学,雷得有都积极为他们争取奖励。

雷得有保存着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着从村里考出去学生的名字,以及现在的去向。

“考上大学的11人,上中专的19人,上高中的17人。”雷得有能准确说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

在雷得有的笔记本里,有一个名字被重点标记了出来——“马永强”。

去年,马永强考上了沈阳大学,专业是桥梁工程。“这个孩子不仅是全家人的希望,还是我们关山村的希望!”雷得有说。

今年春节,马永强和其他村里的孩子们专门来给雷得有拜年,聊起了学校的学习和生活。20岁的马永强有一个计划,等学好专业后再教给村里的年轻人,带领大家一起搞桥梁建设,让村里人真正走出去。

雷得有对马永强的想法十分赞同。当了40多年的村干部,他一直折腾着修路、盖房、搞种植养殖……目的只有一个——让关山村每家每户都能富起来!

在雷得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镇里通往关山村的水泥路修通了。村里还对40户群众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对20户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每户只需要花1万元就可以住进宽敞明亮、坚固安全的新房。去年,关山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000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关山村山大沟深,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这些年,如果没有雷支书,不会有关山村现在的面貌。”省社科院驻关山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任浩深有感触地说。

但雷得有却不这么想。“村里的人均收入和发达地区的村没法比,何况我们还有36户没有脱贫。”这成了他的心结。

然而在全村人的心目中,雷得有投入心力,干得很好!大家都信任他,相信他,支持他!

去年以来,雷得有时常在考虑要把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交出去。直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听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说,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我们村还有36户贫困户没有脱贫,既然村民信任我,我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我还不能退!”雷得有坚定地说。

初春时节,关山村满山都是青冈树,关山河清流淙淙,村里第一次迎来了游客。省社科院扶持村里的黑木耳大棚已经建成,正孕育着增收的希望。看到这些,雷得有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9-04-11 【爱国情 奋斗者】 1 1 甘肃日报 c120692.html 1 雷得有:村民不让退休的村支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