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4月03日
第09版:理论

建强“三支队伍” 决胜脱贫攻坚

李海波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不断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切实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迫切需要建强村“三委”班子、驻村帮扶工作队、创富带富能人团队“三支队伍”,发挥农村各类人才“火车头”作用,为决战脱贫攻坚、强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基础、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建强村“三委”班子队伍,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

大力实施“能人进村班子工程”。采取“从现任干部中挑、从农村党员中推、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引、从能人乡贤中请、从机关干部中派”等办法,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党政机关年轻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注重把执行政策能力强、致富带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乡土人才吸收进村“三委”班子,下大力气整顿、转化一批软弱涣散村级班子,提升村“三委”班子的领导力、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大力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采取智力投资、赴外培训、轮岗交流、实践锻炼等方式,重点抓好市场经济、电子商务、农业技术、企业管理、法律法规、道德品行、村务管理等精准培训,着力培养一批讲政治、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村“三委”班子队伍,坚决防止“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经济搞上去、威信降下来”等现象发生,使村“三委”班子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和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大力实施“奖惩激励保障工程”。采取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等措施,探索建立实绩挂钩、奖惩并举的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办法强化对村“三委”班子成员的激励和约束,增强服务“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听、评、谈、考、查、访”等方式,对村“三委”班子成员履职情况进行常态化跟踪评价,对不合格不称职不胜任的班子成员随时进行调整;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群众认可、作风正派的班子成员视履职情况和自身条件给予相应的待遇,通过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进一步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二、建强驻村帮扶工作队伍,配优脱贫攻坚“领头雁”

立足时代需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原则,把那些对上对下认真负责、不玩虚招的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把那些说话办事公道正派、勤政务实的干部选派到乡村振兴第一线,把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派到服务民生最前沿,把最合适的干部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把最优秀的干部用在最关键的岗位,把干部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资源优势;探索建立挂职锻炼、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常态化选拔培养机制,鼓励干部在广阔的农村舞台干事创业。

立足实践需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围绕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对专业能力不足的干部,有意识地安排到专业性强、综合要求高的上级业务部门岗位锻炼;对领导经验不足的干部,有意识地安排到脱贫攻坚任务重、矛盾多、情况复杂的岗位锻炼,在实践中帮助驻村干部磨砺成才。同时有针对性地将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能力突出的干部充实到驻村帮扶工作队,发挥好帮扶工作队的专业优势和能力优势,把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立足群众需要,提升农村工作能力水平。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充实到驻村帮扶工作队,鼓励引导帮扶工作队自觉、主动、积极地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诉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多走“泥泞土路”,多走“崎岖山路”,多走“乡间小路”,多走平时不常走的线路,有效破解农村党建不强、社会不稳、产业不富、村干部激情不足等问题,让基层堡垒更坚实、农村工作更高效、干群关系更和谐,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三、建强创富带富能人队伍,用好脱贫攻坚“排头兵”

抢抓机遇出点子。围绕农业发展、农村美丽、农民致富这个关键,有针对性地组织致富能人赴发达地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思路、启迪智慧,增强致富能人创富带富的主人翁和排头兵意识;抓紧抓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叠加机遇,在富民产业培育、文化旅游带动、生态环境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为创富带富能人出金点子、想好办法,盘活致富能人手里的“沉睡资产”和存量资产,巧循规律、另辟蹊径助力脱贫攻坚。

培育特色指路子。通过政策倾斜、项目倾斜、资金倾斜、人才倾斜等方式,优先支持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致富能人领办、创办、协办规模种植养殖基地、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扶贫车间,着力培育一批致富先锋户、电商示范户和引领脱贫典型户;继续把更多的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强化致富能人“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意识。

服务发展给“票子”。强化金融支撑,落实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政府贴息奖补、妇女小额担保、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等财税金融政策,优先向创富带富能人倾斜,发挥好金融支撑的最大效应。坚持“输血”治标和“造血”治本相结合,设立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致富能人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产业发展型、服务创收型、股份合作型、联合发展型等新兴经济形态,整村推进脱贫攻坚,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贫困村面貌,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山丹县委党校)

2019-04-03 1 1 甘肃日报 c119508.html 1 建强“三支队伍” 决胜脱贫攻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