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4月01日
第06版:甘肃新闻

好家风撑起一片晴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她,数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年迈的婆婆和母亲、陪伴患病的大女儿、呵护年幼的小女儿,三世同堂的六口之家,因她的努力而幸福满满。她就是省人民检察院控申处的张芳文。

“这一切源于父亲的影响。”张芳文说。儿时记忆里,父亲是家里唯一有工作的。“父亲的工资很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省吃俭用把钱一点点攒下来……”张芳文说,若哪个亲戚家有困难,父亲又总是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每逢节假日,父亲就带着张芳文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他们过生日时,父亲会买上麦乳精等寄回去。核桃、红枣、炒葵花子更是春节回家必不可少的礼物。“最开心的就是过年,老人小孩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可热闹了。”儿时的过年场景,张芳文记忆犹新。

那年,四叔患胃癌后,父亲一直跑前跑后帮着照顾、掏医药费、料理后事。奶奶身子骨越来越弱,为了照顾奶奶,父亲提前退休,在老家陪伴了奶奶20年。“奶奶腿脚不便,生病后又得了便秘,父亲就像照顾孩子那样伺候奶奶上厕所。”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张芳文的脑海里。

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亲没有给我们讲太多的道理,但用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孝道。”一颗孝老爱亲的种子在张芳文的心里生根发芽。

大女儿的出生,让张芳文感受到初为人母的喜悦。然而,等待她的却是晴天霹雳:女儿患有先天性脑瘫。因为要忙工作,她只好让远在陕西的婆婆帮着照料。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也一天天老去。把孩子和老人接到身边照顾,成了张芳文最大的心愿。

2007年,张芳文被遴选到省检察院工作,安顿好住所后,她迫不及待地将年迈的婆婆和母亲先后接到身边。此时她与丈夫分隔两地,独自挑起了家庭重担。

“周末都是在做家务中度过,从早上一直能忙到很晚。”张芳文苦笑道,有时又要洗衣服,又要给老人孩子挨个洗澡。“每次给大女儿洗澡时就跟打仗似的,得强拧着把她按住,洗着洗着就忍不住掉眼泪,等到最后自己洗澡时已经没有了力气。”说起大女儿,张芳文几度哽咽。

而她的周内生活则是这样的:下班回家先给一家人做饭,再帮小女儿辅导作业,等睡觉时已经十一二点了。“有时大女儿一晚上癫痫发作三四次,我就没有时间睡觉,凌晨又要给小女儿做早餐。”张芳文说。由于带老人小孩子出门理发极其不方便,她就自己买来理发工具,琢磨着给她们理发,现在家里所有人的头发都是她“操刀”。

“当时没想过会有多大压力,可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张芳文坦言,特别是母亲刚来兰州那两年得了老年性肺结核,每年住院两三次。住院期间,张芳文白天上班,下午接孩子放学,晚上在医院里陪护母亲。“那段劳累的日子里,我总会想起父亲,正是父亲的坚强品质给了我坚持下来的力量。”张芳文说。

“这些年几乎没有在外边吃过饭、逛过街,甚至没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别人打电话也总是三言两句就结束。”张芳文说,虽然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赡养老人不仅仅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还要让他们过得顺心。”张芳文说。为了活跃气氛,下了班回到家,她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哼着小调,让老人感受外面世界的活力,大女儿更是被她的歌声“吸引”着形影不离。

婆婆有腿疼的老毛病,行动困难,她就带着看中医打针敷药,每晚端热水给婆婆泡脚。2015年,她还独自带婆婆坐飞机到北京旅游,推着轮椅让婆婆上了天安门城楼,转遍了颐和园,圆了老人的夙愿。

2017年丈夫调到兰州工作,为张芳文分担了许多家务。晚上夫妻俩一起陪着老人说话、照顾大女儿、为小女儿辅导功课;周末推着轮椅,带着老人孩子去公园游玩;春天花开了就带着一家人去赏花。两位老妈妈就像老姐妹,谁也离不开谁,邻居都夸她们有个好女儿好儿媳。

张芳文家庭2016年荣获甘肃省最美孝老爱亲模范家庭荣誉称号,2017年张芳文家庭被评选为首届甘肃省文明家庭。两位妈妈比张芳文还开心,叮嘱她“我们是文明家庭,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定要珍惜荣誉”。

“正是因为奶奶辛辛苦苦地帮着照顾姐姐,爸爸妈妈才能安心工作,咱们才有了今天这样好的生活。”张芳文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潜移默化地感动着小女儿。“现在她也帮忙照顾老人和姐姐,还主动打水给我洗脚,让我很欣慰。”张芳文说。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本分。张芳文表示:“要做好自己,孝敬老人,和睦亲邻,身体力行把好家风传承下去。”

2019-04-01 1 1 甘肃日报 c119050.html 1 好家风撑起一片晴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