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4月01日
第02版:要闻

【我和我的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百名记者走基层】

【共和国兰大人】李吉均:以梦为马踏冰川

(接1版)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李吉均学术生涯最真实的写照。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地学界展开关于庐山等中低山地有无第四纪古冰川的大争论,李吉均没有盲从地学权威的结论,在三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庐山存在大量湿热地貌遗迹和部分寒冻与泥石流地貌系统,得到了地理学界的广泛认可。自此,困惑中国地学界半个世纪的古冰川之争大体被澄清。

对李吉均的科学精神,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深感敬佩:“李老师治学严谨,态度认真,对事业一丝不苟。他搞研究或写学术报告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坚守在工作台前,好像与世隔绝了一般,甚至连吃饭都认为是多余的事。”

为了鼓励青年学生从事科学研究,2006年,李吉均和时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的王乃昂教授把教学成果奖奖金全部捐出来,设立了“求真”奖学金,鼓励青年人在科研之路上求真务实。

只有艰苦奋斗,才有希望

2015年12月,李吉均的学生陈发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此之前,李吉均和学生秦大河、姚檀栋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四院士”一时间传为佳话。

谈起自己的院士学生,李吉均非常谦虚:“是他们自己很努力,我只是发现了他们,并把他们引进了正道。”

姚檀栋经常会对自己的学生说,“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样的理念,源自他的老师李吉均。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彭廷江是李吉均的学生,他说:“李老师现在还在带硕士、博士研究生,前几年身体状况允许时,经常和我们一起去野外考察。现在虽然不方便外出,但依然非常关心学生的研究和论文。”

在李吉均指导的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地理学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和学术带头人。其中,3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多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名录。

2012年,李吉均带领学生用“野外考察、实地讨论”的方式庆祝自己80岁的生日,在景泰黄河石林的户外考察中,师生四代共话黄河地质沧桑和演化历史。

在李吉均手边,放着一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报告,这个名为“青藏高原东北缘陇中盆地及周边晚新生代沉积、地貌及水系演化”的项目,在他和团队的主持下去年刚刚结题。

当初那个骑白马踏遍祁连山的梦想,让李吉均情牵西部60余载,扎根兰州大学大半生。

在李吉均看来,地处西部的兰州大学很有“出息”。他说,“和东部高校比,兰州大学有劣势,但是对于一些学科的发展,比如地学,西部却是一块‘沃土’,科研工作者大有可为。”

提起和他一样,在祖国西部坚守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在兰州大学学习的青年学子,李吉均的话很短,但却铿锵有力:“只有艰苦奋斗,才有希望!”

2019-04-01 【我和我的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百名记者走基层】 1 1 甘肃日报 c119009.html 1 【共和国兰大人】李吉均:以梦为马踏冰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