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3月28日
第07版:甘肃新闻

2018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甘肃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2019年3月19日

(接6版)

年末全省共有49.6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33.6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06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资助898.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986.88万人次。

年末全省共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0635个。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15个,社会服务中心598个,社区服务站2413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993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3314个,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3302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省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全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176项,其中,基础理论297项,应用技术类成果844项,软科学35项。获得奖励152项。专利申请量27882件,比上年增长14.0%;专利授权量13958件,增长44.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80件,下降4.5%。有效发明专利687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6件。共签订技术合同5072项,下降13.3%;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80.9亿元,增长11.0%。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4万人,在学研究生3.85万人,毕业生0.9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14.66万人,在校生48.36万人,毕业生12.2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26万人,在校生18.9万人,毕业生5.8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7.26万人,在校生54.93万人,毕业生20.11万人。初中招生29.66万人,在校生87万人,毕业生28.8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4.49万人,在校生189.65万人,毕业生30.0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31万人,在校生1.5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4.44万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45%,比上年末提高0.07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1%,提高0.13个百分点。全年出版报纸44979.58万份,期刊7897.86万册,图书8681万册(张)。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019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4%;国内旅游收入2058.3亿元,增长30.4%。接待入境游客10.0万人次,增长27.0%。其中,接待外国游客5.7万人次,增长34.8%;接待港澳台同胞4.3万人次,增长17.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740万美元,增长31.4%。

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88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0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2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221个。卫生技术人员15.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9万人,注册护士6.4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3430人;卫生监督所(中心)9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卫生技术人员1383人。乡镇卫生院1379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6万人。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6.3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12.6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3275.2万人次,出院人数487.1万人。

全年体育获得各类奖牌313枚,比上年增加163枚。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水资源总量343.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303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1.9%。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总量46.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5.7%。全年总用水量112.2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3%。其中,生活用水量9.1亿立方米,增长4.6%;工业用水量9.4亿立方米,下降9.5%;农业用水量89.4亿立方米,下降3.2%;生态用水量4.4亿立方米,下降6.0%。人均用水量426立方米,下降3.7%。

截至年底,全省自然保护区5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3个。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4.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7%。

省内3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94.7%。

全年全省14个市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1.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省内监测的14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评价(昼间)较好的城市有12个,评价一般的城市有2个。

全年平均气温为8.9℃,比上年下降0.1℃。年日照小时数2334小时,比上年减少25小时。年降水量514.9毫米,比上年增加63.3毫米。全省气象雷达观测站点7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0个。

全省地震台站(点)427个,其中,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27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400个。全年未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53.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3%;农作物成灾面积35.1万公顷,增长26.0%。全年实际发生各类地质灾害479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691.7万元,增长133.7%。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9.9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48起,比上年下降16.1%。死亡767人,下降13.9%;受伤710人,下降28.9%;直接经济损失16193.1万元,增长26.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93人,下降19.9%;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538人,增长13.4%;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139人,下降35.1%;十二类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2.223人,下降24.1%。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甘肃发展年鉴2019》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按2015年价格计算)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4.农业生产增长速度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修订后的2017年数据为基数计算。

5.工业增加值、利润、原油、天然气产量含长庆油田甘肃境内部分。

6.本公报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数据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

7.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8.本公报邮政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

9.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按2015年价格计算。

11.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数据来自甘肃省财政厅;外贸数据来自兰州海关;利用外资数据来自甘肃省商务厅;交通运输数据来自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甘肃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东航甘肃分公司;邮政数据来自甘肃省邮政管理局;通信数据来自甘肃省通信管理局;棚户区改造、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数据来自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旅游数据来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图书、报纸、期刊数据来自省委宣传部;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中国保监会甘肃监管局;证券数据来自中国证监会甘肃监管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社会服务数据来自甘肃省民政厅;教育数据来自甘肃省教育厅;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据外,其他科技数据来自甘肃省科技厅;专利数据来自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卫生数据来自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甘肃省体育局;用水量数据来自甘肃省水利厅;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数据来自甘肃省应急管理厅,林业、森林火灾数据来自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数据来自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气象数据来自甘肃省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甘肃省地震局。

2019-03-28 甘肃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2019年3月19日
1 1 甘肃日报 c118471.html 1 2018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