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12日,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与省文联联合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扎根人民,多出精品,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本报特整理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福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研究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研究。自觉地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统一起来,寓马克思主义道理于学理之中,将把好正确方向贯穿于一切科研活动的学术导向之中。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最核心的是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回答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为谁研究、为谁立言的问题。为人民做学问,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的必然途径。我们应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最重要的是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我们要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营养。
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所谓增强脚力,就是要加强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多下沉了解省情,多了解各市县镇的情况,多了解各主要行业、部门的情况;所谓增强眼力,就是要加强学习,多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新精神,多学习掌握省委省政府新政策;所谓增强脑力,就是要加强思考和研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咨政建言的能力;所谓增强笔力,就是要加强写作能力,提高文字水平,拿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以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科研主攻方向,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为抓手,更多地到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着眼群众需要,拿出更多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兰州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王学俭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文艺创作、学术创新都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提高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来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历史与现实为依据,以发展和创新为目标,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立足中国、坚持发展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绝对的理论清醒确保政治立场坚定,积极回应、贯彻、落实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服务人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开展学术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服务人民,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既要以人民和人民的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又主动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具体社会实践,推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挖掘历史、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必须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它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精神更是赋予了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气质,赋予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然不可缺场。
把握现实、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自觉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接力前行。因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历史底蕴和现实实践碰撞的产物,更是真理力量与道义力量结合的产物,它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价值动力和思想共识基础。
努力担当起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王宗礼
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本质是研究人的学问。哲学社会科学是通过研究人自身的意义与价值,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找到价值坐标。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正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人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自身价值,从而为现实的人的灵魂塑造和精神培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应,表达特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立场和主张提供理论说明和理论论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社会科学又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它研究特定时代个体社会成员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从而对其做出必要的引导和规范。哲学社会科学还承担着塑造与提升人的精神家园的职责,它通过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阐发,确立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特定时代的精神世界,锻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能够对个体和民族发挥培根铸魂的重要功能。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培根铸魂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特定的时空条件,受到人们生活于其下的一定的社会制度的制约。在当代中国,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现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是要担负起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培根铸魂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培植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支撑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担当起为国家和社会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三是坚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四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推进文艺创作守正创新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王玉芳
时代的变革呼唤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根植于全国人民内心的信念和勇气,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紧紧围绕“培根铸魂”来开展工作,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不断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
文艺作品要紧密反映时代精神和主题。马家窑文化中,勤劳的先民们在日用器皿上注入了文化的符号,神奇的动物图纹和对称的几何形状,古朴、大器、浑厚,特别是那个描绘舞蹈的场面,简单勾勒仿佛让人能够看到当时的生活状态,辛劳而又安逸。这些文化的基因就像黄河奔流一样,千姿百态,生生不息。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大家自觉地承担起记录、描绘、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以劳动人民为中心,艺术传承和发扬要结合当今社会主题,深入实践,体验生活,感受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他们的心声。这样,艺术创作才有丰富多彩的话题,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社会。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最终力量,也是文化艺术创造的最终力量,人民群众呼唤的主题,就是当下的民心所望。去年以来有两部非常热门的主旋律电影,一是《红海行动》,二是《流浪地球》。前者描述了在世界互联却又动荡的时代,国家有能力保护公民的安全,让全国人民都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实力;后者表达了中国人面临世界性危机时的责任与选择。当家园出现危机,我们不是利用科技优先逃避,而是创造出新的办法,带领全球居民一起寻找新的沃土。电影的内涵描绘了当今中国不断增强的科技实力,更是阐述了中国文化顽强的基因:仁爱大同,牺牲小我。这样的艺术作品获得成功理所当然。对比之下,确定了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去寻找创作的突破点,展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的瞬间,需要我们在各自领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高校艺术专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认真组织理论学习。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是开展美术教育和创作的前提。特别是继续提高政治站位,更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为人民创作的导向,不断提升文艺创作的生产质量。其次,继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我们将以“育人才、树新风”为出发点,审视长期以来在美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开创教学的新局面,培育自信有为的专业人才。第三,结合专业特长,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我省地方文化发展需求。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交流互通,共同进步,为推动我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准确把握三个基本特性
甘肃政法学院科研处处长 董志峰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核心在于准确理解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三个基本特性。
准确理解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性”。首先,哲学社会科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次,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能反作用于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因此,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因循守旧,而应该在新时代的语境中构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勇于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必须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立德,注重时代性、唱响主旋律。
准确理解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文学艺术创作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体现出鲜明的群众取向。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明确“为人民立言”的目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接地气”,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要观照人民生活、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百姓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的问题,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其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实现“以精品奉献于人民”的宗旨。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多出成果、多出有益于人民的精品成果。
准确理解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道德性”。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恪守学术道德,担当历史使命,是当代社科人的责任。一是坚定理想、涵养道德、砥砺品性、奋发有为,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书写好时代答卷。二是要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汇聚起学术界崇德向善、追求真理、积极创新的学术品格和道德精神。三是要注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四是要注重严以治学,形成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立德树人。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到“三个同步”
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杨建毅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到与时代同步。理论来自于实践,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是反映现实、关注现实。能够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是学术研究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时代标志和根本路径。当然,立足于时代的学术研究绝不仅仅是孤立地研究当下,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必须要在立足现实的过程中回眸过去,展望未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阔步前行。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到与祖国同步。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于中国现实,植根于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民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善于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及时、准确而深刻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让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到与人民同步。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人民抒写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所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就是哲学社会科学要把能真实反映现实、观照现实,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的有内涵、有高度、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就是哲学社会科学要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营造出浓厚的家国情怀,让人民从优秀的精神食粮中得到思想启迪、情操陶冶、心灵温润,让人民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 立功 立言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姜涛
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更是坚持高等教育“以本为本”和推动“四个回归”的主要践行者,必须自觉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具体而言,就是立德、立功与立言。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德化人的使命。要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做出表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身居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责任,为人师范,立德为先,人人都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不懈奋斗,做到勤业精业。从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写好每一篇文章,做好每一个项目开始,将高远志向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由此感染、熏陶每一位学生,成为大学之道的弘扬者。
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立功之行就是把握时代脉搏、坚定文化自信。作为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是加速完成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以人为本,推动“四个回归”,提供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提供思维创新和文化自信的建设者。
文学艺术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具体到高校,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保持初心,坚守良知,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积极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传播正能量,在批判和扬弃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