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3月18日
第02版:要闻

我和我的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百名记者走基层

【共和国兰大人】江隆基:带领兰州大学进入“黄金时代”

(接1版)

在江隆基的治学理念里,“尊重”二字分量很重。他说:“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前人的劳动。”

他与兰大教师的故事,多与“尊重”有关。

当年还是助教的林家英教授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一天她正准备给中文系学生上课,突然发现江校长正安静地坐在最后一排。她没有想到,校长能在百忙中来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课。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当下课铃声响起后,江校长从最后一排走过来,微笑着对她说:“谢谢你讲的课!”林家英说:“这‘谢谢’二字所蕴含的善意,是对教师人格和劳动的尊重。”

不论工作多忙,江隆基都坚持每周至少听一次课。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党政负责人、各系负责人等都开始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很快,全校教学工作出现了新面貌。

朱子清教授是我国有机化学创始人之一。江隆基到兰大后,恢复并支持他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不仅为他配备科研助手和实验设备,还派人照顾他的生活。朱子清教授不顾年迈,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中。他对天然产物进行了大量的化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创立学校有机化学专业,开发和利用中国西北地区天然资源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俪生教授是我国知名的历史学家,江隆基支持他安心开展教学和研究。赵俪生先生的《中国通史》课一口气讲了五个学期,从中国猿人讲到鸦片战争,每次讲课都长达三个小时以上。

张克非教授说:“江校长会搬个小板凳在教室最后听赵先生的课,他是一位尊重教师、善用人才的教育家。”

江隆基的教育情怀,让他时刻把学生挂在心上。

张克非教授说,那时江隆基和学生们一起在食堂吃饭,他把自己按待遇得到的牛油、白糖等食品送给生病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

曾任兰大中文系主任的张文轩回忆道:当时学校有一部小轿车,是专门配给江校长的,但他除非有重要公务,平时都不乘坐。学校师生有急事,可以免费乘坐。

一天深夜,一名学生突发高烧并且昏迷,生命垂危。班长向校办值班人员汇报,没到5分钟,楼下就开来一辆小轿车,同学们赶忙把病人送往医院,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事后,同学们才得知这是江校长的车。而那名学生,后来成了研究《资本论》和人口学的专家,他说:“那天晚上我的命,是江校长救的。”

兰州大学至今还流传着江隆基“一杯糖水留人才”的故事。

有位教授去校长家中申请调动,江隆基热情地招呼他坐下之后,便翻箱倒柜地寻找白糖为他冲糖水。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白糖非常稀罕,这杯糖水让这位教授感动不已。最终,他撤回申请,留在了兰大。

正是这样对教育的热情、对教师的尊重、对学生的热爱,让江隆基在兰大的7年时间,成为兰大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时间段。他在兰州大学建立了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质量和管理水平。他还保护、引进了一批学术人才和科研成果,确立了兰大日后的优势学科,培育了优良的校风。

近几年,一部由兰大学生创排的话剧《江隆基——从北大到兰大》,每年都会为入学新生专场演出。每一次演出结束后,新生们都会被老校长的事迹所感动。2018年,这部话剧应邀走入北京大学——江隆基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地方,在北大学子中也获得了强烈反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很多关于江隆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模糊,但兰大校园里的这座江隆基塑像,静静地注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兰大学子,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勤奋进取。

江隆基尊师、重教、关注学生、崇尚真理的办学理念,也已成为兰大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融入兰大精神之中。

2019-03-18 我和我的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百名记者走基层 1 1 甘肃日报 c116374.html 1 【共和国兰大人】江隆基:带领兰州大学进入“黄金时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