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我们一定能打赢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定信心不动摇。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要落实责任不松劲。要转变作风不懈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决战决胜期的甘肃脱贫攻坚加油鼓劲,如冲锋号角,催人奋进。
3月8日一大早,省扶贫办紧急召开专题党组扩大会议,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昨晚从新闻里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夜辗转难眠。”省扶贫办主任任燕顺激动地说,总书记的嘱托让人感受到肩上的重任,总书记的号召让人热血沸腾、充满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全国如此,甘肃亦如此。脱贫攻坚之于“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来说,意义更为深刻。因此,这条路再苦再难,甘肃始终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正是来源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绩。
2018年,新一届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的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敢死拼命精神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
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全面推行“一户一策”,构建较为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甘肃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深度贫困地区,全面夯实精准帮扶、产业扶贫、各方责任、基层队伍、工作作风“五个基础”,举全省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经过一年鏖战,我省减少贫困人口77.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6%降到5.6%。全省18个县区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县从75个减少到57个——这是国家设定贫困县以来我省第一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净减少。“两州一县”减少贫困人口12.7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2.57%降到7.4%。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上年的4800元增加到5390元,增长12.3%。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虽然我省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截至2018年底,甘肃省还有111万人没有脱贫。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有限的资源完成脱贫攻坚这一底线性任务,是我们接下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任燕顺说,作为甘肃省脱贫攻坚的“参谋部”和“协调处”,省扶贫办将发挥好职能作用,把好工作方向关,严格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把好脱贫时序关,结合甘肃实际加大力度补齐短板,统筹考虑计划,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加强对返贫人口和新生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管理,结合抓党建促脱贫,强化作风建设,打造积极高效的上下联动体系,力争今年全省实现8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将贫困发生率降到1.3%,实现29个片区县、1个插花县摘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冷静分析我省脱贫攻坚的形势和任务,省扶贫办副主任王俊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不仅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还要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今天,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决定,对2018年全省即将摘帽的18个贫困县开展第三方评估。”省扶贫办副主任康建文说,“在脱贫攻坚评估验收中,我们将靠实靠准脱贫攻坚责任,从严从实做好摘帽验收工作,既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也不能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脱贫攻坚的信心足不足,关键也在人。”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院长迭目江腾说,“下一步,我们要加大教育培训工作,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
两个多小时的会上,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大家的脸上写满了信心。
“信心来自信念,底气来自实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甘肃将以敢死拼命的精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续写属于甘肃人自己的“脱贫故事”。
鼓足干劲,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3月8日一大早,东乡县龙泉镇党委书记杨志君便与镇里的干部坐在一起,又认真学习起习近平总书记7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虽然前一天晚上在电视上已经看过直播,但杨志君激动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句句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我们龙泉镇是全省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总书记一直牵挂着我们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脱贫致富,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让我们信心十足、干劲十足!”杨志君铿锵有力地说道。
山大沟深的龙泉镇,所辖的15个村中就有14个是深度贫困村。2013年底,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00户7040人,贫困面高达46.93%。
党的十八大以来,龙泉镇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培育,贫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全镇预脱贫574户2981人,贫困面下降到28.9%,降幅18.03%,是近年来降幅最大的一次。
如今,龙泉镇贫困群众实现了从吃水难到有水吃,从住危房到搬新居,村村搞特色种植养殖,人人学技能忙务工,大家的精气神都印在了笑脸里。
现在,龙泉镇拱北湾村贫困户闵一卜拉黑木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按他的话说,“好消息、好政策是一个接一个”。
“最近村里要新建种植养殖合作社,我们贫困户用扶贫资金入股,享受分红,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媳妇在扶贫车间打工的工资也从每天50元涨到80元。”闵一卜拉黑木笑着说。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乐呵呵的贫困户,前几年还对生活一筹莫展。
42岁的闵一卜拉黑木的3个孩子还在上学。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他患病多年,干不了重活,也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种地。一年下来,收入不足3000元,看病住院一回,就要花掉1万多元。
这几年,在村里的重点帮扶下,闵一卜拉黑木家盖了新房,通了水电。他利用精准扶贫贷款购买羊,积极发展养殖,妻子马祖飞拉参加技能培训,在当地扶贫车间就近务工。2018年,全家总收入达到2.3万元。
“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现在才能吃穿不愁,看病不愁,孩子们也能安心上学,咱过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他告诉记者,“今年,我准备继续发展养殖,已经把10亩地改种苜蓿饲草,开春再加盖一间羊棚,希望多挣点钱,早些脱贫。”
不仅仅是闵一卜拉黑木在努力,2019年,龙泉镇计划实现11个村整体脱贫。最近,全镇正在积极备战春耕,各村在镇党委的引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开始示范种植啤特果、花椒、藜麦、甜高粱等多种作物,促进增产增收。一批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到4月份,拱北湾村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村民就可搬迁入住。
更令镇里贫困群众想不到的是,现在,全镇15个村还实现了扶贫车间全覆盖,大伙在家门口就业不再是梦想。
“习总书记强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杨志君说:“我们一定不能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再接再厉,克服一切困难,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好,以稳定增收、全面脱贫的成绩单,回报总书记的真切关怀。”
甘南:树立必胜信念 奋力决战脱贫攻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3月7日,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这一番鼓劲提气的话语后,甘南州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无不倍感激动与振奋。
甘南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如何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这里人们最大的心愿。
“总书记的这番话,让我们阔步向前的脚步更加坚定了!”大家纷纷如是说。
近年来,甘南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大力开展“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攻坚行动,按照“山大沟深不漏一户家庭、山高路远不漏一顶帐篷、山重水复不漏一个群众”的要求,聚焦精准方略,确保扶贫质量,稳步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6.75%下降到2018年的3.87%,长期以来困扰甘南藏区发展进步的深度贫困问题正在得到历史性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所说的那样,“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2015年以来,甘南州开展“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创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全州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为推进旅游扶贫产业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使之成为甘南州产业扶贫的又一重要平台和抓手。目前,全州已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003个。
站在迭部县旺藏镇花园村的高地上眺望: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别具一格的藏家小院错落有致,湛蓝的天空和远处的高山交相辉映。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通过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发出新活力。
“我们现在的好日子,要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花园村村民都尕交激动地说,总书记专门在讲话时提到要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听后心里暖洋洋的。
虽然在脱贫攻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甘南州剩余贫困人口致贫因素复杂,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任务依然艰巨。
如何啃下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攻克坚中之坚、化解难中之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给出了答案——首在树立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催人奋进,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我们拼搏的斗志,为甘南藏区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表示,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不动摇,以“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敢死拼命”的斗志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整治问题不手软,以“见底见效”的落实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落实责任不松劲,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转变作风不懈怠,以“求真务实”的干劲打赢打好脱贫硬仗,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古浪: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古浪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贫困县之一,特别是南部山区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恶劣。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的关怀和期望,进一步坚定了古浪县党员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古浪县突出产业扶贫,按照沿山、沿川、沿沙特色产业带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牛、羊、鸡、日光温室精细果蔬、枸杞、高原绿色蔬菜、特色制种、食用菌、中药材、花海经济+”十大特色产业,着力提升脱贫产业的效益和覆盖面,增强稳定性和持久性,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全年减贫1.5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6.01%。
古浪县西靖镇阳光新村党总支书记吴福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后,倍感振奋。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贴近实际,让我倍感激动和鼓舞。阳光新村2017年脱贫543户2615人,2018年脱贫130户636人,我们有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人勤春来早。当初春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洒在沙漠戈壁上一排排日光温室的时候,古浪县西靖镇为民新村村民冯玉宾和妻子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拨开一条条绿色的西红柿枝蔓,冯玉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冯玉宾之前住在古浪县南部贫困山区,“炒菜烧干锅,生病慢慢拖,上坡打赤脚,晚上顺墙摸”是山区生活的真实写照。易地扶贫搬迁以后,冯玉宾毅然将家搬迁到地势平坦的黄花滩,有了致富产业,种植蔬菜大棚一年收入上万元。“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开始讲话时就鼓励大家坚定信心不动摇,还要求大家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对我们陇原儿女的深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我将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发展蔬菜产业,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信心和勇气、责任和担当,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法宝”。
不久前,古浪县在古浪战役纪念馆召开了全县脱贫摘帽誓师大会,号召干部群众全面进入冲刺阶段和战斗状态,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决战决胜的信心,立下决战牌,誓摘穷帽子,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参加誓师大会的全体干部许下庄严承诺,全力以赴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决胜之战,也是一场不胜不休的冲刺之战。”古浪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气可鼓而不可泄。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必胜信心,以敢死拼命的精神状态,站在“百年目标、全党使命、全国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脱贫摘帽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脱贫攻坚作为天大的“事”,使出天大的“力”,尽到天大的“责”,以“一级战斗响应”,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全面推进脱贫攻坚“达标提质年”行动,坚决高质量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