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3月06日
第09版:文化

【群文视野】

大地无处不飞歌

“锣鼓一开场,众人寻声而聚”。来自人民的艺术在陇原大地这个大舞台上与老百姓的一张张笑脸、一声声赞誉交相辉映。人们的文化认知、艺术修养、审美境界不断得到熏陶和提升。

华丽转身的创新答卷

燕 兵

如果没有“新甘肃”APP的春节直播,民乐合奏《青花瓷》这样的小清新节目,或许只能在甘肃六建的联欢会上与企业内部职工分享;而歌舞《庄浪人》里粗犷的劳动号子,也无缘让“90后”“00后”的城市“文青”们感受到另类民谣的惊喜……但借助“中国银行2019新甘肃网络春晚”的特别舞台,类似这样非专业而接地气的近百个来自基层来自百姓的文艺节目,才有机会集中展现在主流媒体强大的网络空间,吸引到近390万人次的点击关注。

尽管己亥春节的浓浓年味儿渐行渐远,人们已经回到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当中,但“网络春晚”的话题依然被不断提及和评议。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甘肃日报社联合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承办的“网络春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在新甘肃APP、每日甘肃网、掌上兰州APP以及腾讯、网易、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热闹起来,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六,总时长超过720小时,内容丰富精彩,引起持续围观和热议。

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动作,出自甘肃新媒体集团的“新甘肃”APP,实现了从“一纸风行”到“一网风行”的华丽转身。从传播效果看,这个以根基深厚的纸媒班底打造的融媒体平台,跨界施展,取得了视听传播的极大成功,也对甘肃新媒体集团的内容生产能力、聚合能力、传播能力等,进行了一次集中检验。

融媒体运营的根本依托是互联网思维,这让资源整合的力度被极速放大,也让内容传播实现了点对点的高效到达。“网络春晚”充分证明了融媒体的活力和效力,证明了融媒体在诸多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的创新能力。

在众多亮点当中,对群众文化的关注、引导、帮助,是这台“网络春晚”最重要的贡献和收获之一,让群众文化工作感受到了别样的春意融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泛而精心的节目选择。借助网络平台,此次春晚征集到了来自全省各地的300多个文艺节目,从中精选出99个提升包装后播出。这些节目当中体量最大的是行业及群众业余文艺爱好者的创作展示;大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艺术的原创节目,尽管略显粗糙,但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传播方式的改变,让很多鲜活灵动的节目有机会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由网络平台进入广大受众的视野。肃州宝卷、庆阳道情、南梁说唱、兰州理工大学的武术表演、甘肃公路发展集团的业余舞蹈、平凉五中学生的《纸扇书生》、金塔县文化馆的唢呐独奏《欢腾的大地》、甘南藏族自治州宣传部的童声演唱《小扎西小卓玛》……就这样聚拢在“网络春晚”。当然,也需要有来自甘肃省歌剧团的原创管弦乐《马踏飞燕》和西北师大舞蹈学院的《飞得更高》这样体现专业水准的节目,以及《一分钟新兰州》这样的精美城市形象短片。

尽管节目的报送途径大多数是通过各地宣传部门或行政部门,但节目制作单位完全体现了群众性特点。相当一部分节目来自非体制内单位的新文艺群体,而且表现非常抢眼,展现出他们蓬勃发展的活力和小、快、灵的优势,以及对展示平台的渴望。

二是具体细致的专业帮助。首先,每个节目都由专业评委按照互联网思维和艺术标准把控、审核选拔,由分散而集中。既要求节目的大众性,又要求基本的艺术性;既讲求题材的独特性,又关注艺术表现的感染力;既追求原汁原味,又考虑到网络平台的传播效果。如此选择和最终呈现出的节目,摆脱了传统电视晚会节目过度注重视听效果的弊病,又使群众业余文艺演出的展示得到了提升。其次,与节目播出同步的专家点评,非常符合互联网特征。既帮助观众提高关注度和引领欣赏,也直接给创作者、表演者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借鉴,有助于他们艺术水平提高。再次,节目包装运用虚拟演播室和其他技术、艺术手段,营造出“春晚”的场域气氛和视听识别。通过技术和艺术包装,给“养在深闺”的质朴节目披上了美丽的“嫁衣”,呈现出令人意外的精彩。

三是主流传播的鼓舞作用。和一般自媒体的娱乐资讯传播有着本质不同,“网络春晚”完全呈现了主流审美价值。

其影响力不仅是把优秀的作品传播给网络受众,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众文化成果的“出口”问题,让真善美的艺术快速找到了众多知音。各地文化部门和文艺爱好者,都以节目入选为荣,引发了广泛关注。嘉峪关选送的少儿舞蹈《金猪纳福贺新春》,作为“网络春晚”第一板块《欢乐颂》的开场节目,让嘉峪关市民倍感骄傲。而《两当情歌》入选之后,地方文艺爱好者深受鼓舞,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热情。

打破传统模式,选择“网络春晚”作为牛刀小试的节点动作,以更高效、更经济、更精准、更丰富的方式服务于春节群众文化生活,在贴近群众的娱乐氛围中引起受众对融媒体的自觉关注,可以理解为是甘肃新媒体集团一次富有成效的整合营销。祝愿“新甘肃”以此为突破口,开创一片融媒体的广阔天地。(作者为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关城脚下秦韵声

徐树喜

最是一年春好处,关城脚下秦韵声。

己亥年正月十五晚,嘉峪关大剧院座无虚席,“闹元宵·促和谐”戏曲惠民演出活动在这里举行,嘉峪关市戏剧家协会和市秦韵戏剧艺术团联袂倾情上演了秦腔传统剧目《铡美案》,为今年的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的喜庆。

秦腔作为西北五省区的地方剧种,有道是“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粗犷雄浑、高亢激越,体现了西北人彪悍的性格,表演侧重于人物灵魂深处的徘徊;苦音深沉、哀婉,欢音明快、刚健,给人以美的享受。

嘉峪关依托市文化馆成立了市秦韵戏剧艺术团,本着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戏曲文化的长远发展着想,挖掘、整理、编排出了多部大型秦腔传统剧目,包括秦腔本戏10部、秦腔折子戏48部,为日常演出储备了丰富的内容和演出剧目,使嘉峪关市的戏剧文化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6年创排了四幕秦腔剧《北漠尘清》,那是一部表现雄关内外民族和谐、热盼天下太平的秦腔剧目。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肃州兵备道郭师古巡视嘉峪关,看到嘉峪关内外民族和谐,人民生活安康,遂泼墨勒石,在嘉峪关石关峡口留下“北漠尘清”的石刻。四幕秦腔《北漠尘清》正是从这一关键词入手。剧目以普通人物的视角,再现了雄关崛起、民族团结、文化融合的重大历史事件……

2018年创排了《驿使情》,是以魏晋墓壁画“驿使图”为题材的四幕秦腔历史剧。《驿使图》是中国邮政的标志,来自于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彩绘壁画砖,“驿使图”生动地记录了距今1600多年前这一地区的邮驿情形,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故事围绕魏晋时期来往敦煌、嘉峪关一带的驿使刘海儿和嘉峪关当地望族势力派代表段六爷之女段巧玲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展开。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成功源自真诚深入生活,历史的物证和民间的传说给予创作者鲜活的创作灵感。《北漠尘清》和《驿使情》取材于嘉峪关本土文化,其主创人员和演员全是本地文艺爱好者,他们的根在嘉峪关,长期致力于本土文化的研究,对自己的故乡有着深刻的感情,他们有梦想、敢拼搏、勇创新。两部剧目的成功,是嘉峪关人对自己地域历史文化积淀的倾心选择,是群众文化群众办的典范,开创了业余剧团编创大戏的先河。《北漠尘清》被原省文化厅列为“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并在优秀剧目调演中获三等奖。

梨园又逢春,艺苑绽新梅。近年来,嘉峪关市剧协和市秦韵戏剧艺术团在社区、农村、工厂、学校以及旅游景点演出500多场次,被人们称之为最接地气的协会和老百姓自己的剧团。2017年12月,市秦韵戏剧艺术团被中宣部评选为“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民营院团先进集体”。

“锣鼓一开场,众人寻声而聚”。如今在嘉峪关的剧场里、社区里,或公园的一角,街头的开阔地,无论是市专业院团的正式演出,还是秦腔爱好者争先恐后自发组成的自乐班;无论是演职人员、还是观众,他们的脸上都有着丰富的表情,这是他们最享受的时光。(作者为嘉峪关市文联主席)

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周 琪

群众文化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乡村多元产业开发,乃至扶贫攻坚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我省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认知、艺术修养、精神层次得到提升,为当地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注入了活力。

群众饱享文化大餐

正是因为这种如沐春风的“获得感”,让甘肃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既有物质方面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更能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

2019年春节期间,第六届民勤小曲戏艺术节暨“文化之乡·美丽民勤”2019年春节文艺汇演在民勤县苏武文化广场举行。悠扬的小曲唱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在浓浓的年味中,来自30多个民间自乐班社的民间艺人为老百姓表演了精彩的民勤小曲戏,老百姓品味传统戏曲艺术,饱享到了精彩的文化大餐。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抹去的文化记忆。文化创新是传统文化艺术历久弥新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今年是小曲戏艺术节连续举办的第六年,小曲戏艺术节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不断创新、特点越来越鲜明,成为很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2008年,民勤小曲戏入选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民勤小曲戏艺术节从正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在9天的比赛中,有近百名民勤小曲戏民间艺人参加演出,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本次演出既有民勤小曲戏传统经典名剧《张琏卖布》《二瓜子吆车》《下四川》,也有新创作的现代剧目《民勤新貌》《瞧,这一家子》《糊涂盆砸锅》等作品,充分展示了在人民群众中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作用。通过节会演出,既使群众品味戏曲艺术,饱享文化大餐,感受魅力年味,欢度特色春节,更让广大观众在戏剧熏陶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不断形成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精准文艺服务赢得百姓口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近年来,我省以文化强省建设为目标,以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为根本,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推动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文化资源下沉,实现了文化民生与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出一系列品牌化、精准式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甘肃省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活动于2014年创办,如今已走进了第6个年头,这也是2019年的第一场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该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文化馆承办,与甘肃省“乡村舞台”相呼应,是我省建设文化大省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旨在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推进全省群众文化活动联动和城乡四级群众文化活动的全域覆盖。6年来,演出的足迹踏遍了全省13个市州、64个县区乡镇,现场观众累计达到20万人次,电视的观众累计达到1800万人次,已成为我省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特别值得肯定的是,甘肃省文化馆积极组织省直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把优秀的文艺节目送到基层老百姓的家门口和田间地头,不遗余力地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我省最顶尖的艺术家与农民群众融为一体,在艺术家的滴滴汗珠和不辞艰辛的奔波中,我们的老百姓看到了最精彩的节目,艺术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与百姓的一张张笑脸、一声声赞誉交相辉映。

群众文化建设在精准扶贫服务上也确保到位。

群众文化建设本身也是一项福利事业,是丰富群众生活的一种有效途径。甘肃省文化馆为兰州市低收入家庭量身定制了“快乐暑假”少儿公益书法美术免费培训班。凡年龄在6至14岁之间的孩子,都有机会走进甘肃省文化馆暑期公益课堂。此前甘肃省文化馆先后举办过三期假期公益课堂,对500多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进行书法、美术、舞蹈、声乐等艺术培训,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让更多人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此次假期公益课堂面向兰州市低收入家庭举办,课程设置书法、美术两个免费培训项目。为保证培训效果,甘肃省文化馆特地配备了艺术科班出身的骨干担任培训教师,还为小学员们免费配备了必备的学习用品。报名工作将从6月28日至7月11日进行,凡低收入家庭均可凭相关证明免费报名。

人民与艺术相辅相成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省实施“十个一”文化品牌建设,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作生产了一大批甘肃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产品,舞剧《丝路花雨》(2016版)、大型交响合唱《敦煌》、歌剧《貂蝉》、陇剧《西狭长歌》、话剧《天下第一桥》等10多个精品舞台剧闻名中外、深受群众欢迎。电视剧《淬火成钢》、纪录片《河西走廊》等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受众十分广泛。扎实做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大力开展“流动文化”文化服务,全省专业院团开展流动演出年均2100多场,年均服务群众达到188万人次,各级文化馆举办流动文化艺术展演培训年均达到200余场次,年均服务群众达到16万人次,《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大批经典文艺精品进入了普通群众视野。

服务群众是甘肃群众文化工作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职责使命。甘肃群众文化工作在 “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等六个方面全面出击,扎根沃土、深入生活,努力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综合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展示我省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形象、新面貌,大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者为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本版配图均为群众文化活动资料)

2019-03-06 【群文视野】 1 1 甘肃日报 c114210.html 1 大地无处不飞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