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青砖黛瓦勾勒的古朴街巷,砖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记忆,走进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扑面而来的是崭新而古朴的生活气息。
八坊十三巷,因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而得名,曾繁极一时。然而,这里后来也是远近闻名的“城中村”,街道环境差、群众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如何再现八坊十三巷往日的辉煌?近年来,临夏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融合为切入点,用改革思维和办法破解“城中村”改造和县域经济发展两大课题,探索出了一条“城中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改造后的八坊十三巷成为国家4A级景区,近两年累计接待游客48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9亿元。
让老街跟上城市发展步伐
八坊十三巷占地0.41平方公里,住着近2000户约1万名群众,人口密集度高。
在临夏人眼中,前几年的八坊十三巷是一处典型的棚户区。如何去除“硬伤”,让这里跟上城市美化、亮化的步伐?
临夏州委州政府认为,“改造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内居民对保护开发的态度和意愿。”
在借鉴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的拆迁重建经验,聆听专家建议后,临夏州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八坊十三巷居民是否愿意改变现有生活方式、是否愿意搬离居住、是否愿意参与旅游经营等广泛征求意见。
随着意见的汇总归纳,改造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既要重‘面子’,更要重‘里子’;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长远。”
2015年,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护和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在临夏州委的指导下,临夏市确定了“文化为先、利民为本”的思想,围绕“亲民、利民、便民”的要求,按照“景观进巷、商业进院”的原则,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不搬迁原住居民的前提下,采用民俗馆、博物馆、文化街巷等保护建设和参与体验式文化旅游保护开发模式,重点突出八坊文化的实质性、自然性、特色性、历史性和差异性,打造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美食体验、院落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休闲聚落与文化旅游街巷。
拆迁改造以群众利益为先
如何在不影响群众利益的前提下使工程顺利进行?临夏州探索出“以地为主、兼顾房屋”的征迁拆迁模式,既减轻了征地拆迁难度,又保证群众受益不减。同时,对巷内道路进行管网综合改造和风貌保护改造,并实施红水河治理和景观改造工程。
眼下,昔日八坊十三巷泥泞不堪的道路变成了步行砖道,参差不齐的土墙变成了青砖浮雕,淤泥堆积的红水河成了景观河。“生活环境变好了,还顺利拿到了征地补偿款,街坊四邻们对这项工程都很理解与支持,很多人都自发地投身到拆迁改造中去。”八坊十三巷居民马春兰高兴地说。
据介绍,八坊十三巷摒弃集中商业化开发,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房屋变商铺、庭院变“农家乐”,变活居民手中资源,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为了保障当地群众收入来源,改造完成后,临夏市积极引导原住居民创业就业,帮助他们打造特色美食店、工艺品店、饮品店、民族用品店等多种业态,以低成本、小投入实现就业增收。
“以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家会成为游客旅游观光的景点。”八坊十三巷居民马炳山高兴地说。几年前,他们一家在这里办起了“农家乐”,仅这一项,全家人的年收入就能达到十几万元。据了解,目前,八坊十三巷内共有商户60家,从业人员劳务年收入6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
打造文化旅游融合新街区
如今,走进八坊十三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砖雕墙面,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古式建筑,一件件记录历史的古玩藏品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八坊十三巷的改造已不单单是一项“旧貌换新颜”的城市亮化工程,更是提升临夏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临夏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惠民工程。
“我们在全面了解八坊社区居民对历史、文化、民居、饮食等方面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后,着重突出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这里进行文化主题改造。”八坊十三巷景区管理局局长马旭介绍说,改造后的八坊十三巷拥有民俗馆、手工艺馆、人物故事馆、茶马司、小剧院、博物馆、非遗馆、科技规划馆、丝绸之路馆、河州书院,以及10座古民居四合院。
在八坊十三巷大旮巷内,沿街墙面多以砖雕装饰,青砖铺就的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的小院鳞次栉比,各色店铺林立,橙红的门庭映衬着青砖黛瓦,古韵盎然。
“正是由于八坊十三巷的改造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历史、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才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带动临夏市旅游业快速发展。”临夏州旅游局局长张学仁说。
如今,华丽转身后的八坊十三巷,不仅让本地居民感受到收入提升后的幸福感,也让更多外地人体验到传统文化带来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