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2月28日
第11版:文摘

快语锐言

在技术巨变的时代找回意义

余 晨

今天的人类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着所谓“存在性的威胁”。日前联合国研究报告表明,人类只有12年时间来逆转全球变暖。但全球变暖还是工业时代留给我们的遗病。今天用《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的话讲,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头发展带来的威胁,是从内部瓦解人类。文明关注的基本问题,比如死亡、个体、自由意志、现实、道德、超越性等,在人工智能和现代科技面前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撼动。

对待死亡的看法

若干年后,可能人类的定义都要改变。库兹韦尔(美国未来学家)经常鼓吹2045奇点来临。他认为在2045年人类可以实现数字化的永生,意识可以上传到电脑里,即使肉体死掉了,意识还可以活下去。

严肃的科学家并不相信他的预测,不过这并不排除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发展可以改变我们对死亡的看法。

以前的分化,可能只是生活的质量分化,有钱人以此为身份标志来炫耀,但今天有钱可能真的可以一定程度地续命。

这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现在没有真正的答案。

个体边界

在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隐私。未来如果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再发展,我们的体验都可以互相交换的。

电影《银翼杀手》里有句很恐怖的话:你的记忆是真实的,但那个记忆不是你自己的。在电影《全面回忆》中,你可以去购买别人的记忆和体验。

到那个时候,个体边界、意义又在什么地方?

自由意志

很多购物网站推荐的产品,可能比用户自己挑选的产品更受用户的喜欢。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需要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自由意志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已经被侵蚀了?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有一个试验,在意识到要做某些行为之前的100毫秒,是可以检测到准备电位的。也就是说,我们以为是意识在指挥行动,实际上行动要比意识早100毫秒。这意味着自由意志可能只是一个幻象。

现实与真相

今天不同的人在谷歌上搜索同一个关键词,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搜索引擎可以投其所好,给每个人个人化的结果。

这就是互联网所谓的回音壁现象,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结果,最后每个人都变成数字时代坐井观天的青蛙。

本来信息爆炸,真相应该变得越来越容易知道,但今天的现实是现实变得越来越不容易知道。

道德挑战

伦理学会讲到“电车难题”。一辆电车开过来会压死正在施工的五个工人,但如果你扳一下道岔,可能旁边的轨道上只有一个人。你愿不愿意为了救五个人去牺牲那一个人?

这个思想实验只是伦理学上的一个假想。但今天如果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碰到这种路况,可能就是工程师要去实现的算法。我们就真的要去判断,是不是愿意为了救五个人去牺牲一个人。

在约翰·罗尔斯的伦理学里程碑式著作《正义论》中有一个重要概念:无知之幕。在设计公正的社会秩序时,要首先假设人们都是无知的。人们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是穷人还是富人,是白人还是黑人。这时设计出来的社会秩序,才会最公正。

但是在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无知之幕不存在了。比如,在保险精算领域,如果某一群人更容易得某种病,就多收他们一点钱。但如果数据精确到能知道这个人99.99%的概率会得某种病,就不会给他保险了,整个模型就失败了。

今天,在没有人教导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程序已经自己学会了歧视和偏见。这样的未来对伦理意味着什么?

超越性丧失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里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描述:“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先知的时代。”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人物包括政治家,某种意义上都是先知,他们生活在某一个时代,但他们有一种看到未来的能力。但今天我们生活在现世现报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选择立刻得到响应,人们没有耐心,所以在这个时代,任何人不会有超越性。

今天我们的力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强大,但我们需要重新寻找世界的意义。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把我们推向一个新的时代。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同时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人性的巨大飞跃,中国出现孔、孟、老、庄,古希腊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个时期被称为轴心时代,奠定了之后两千年的历史,今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可能会影响未来千年的历史。

今天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技术动荡的时代里,重新找回意义。

(摘自《新华日报》2018年12月14日)

2019-02-28 快语锐言 1 1 甘肃日报 c112994.html 1 在技术巨变的时代找回意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