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1月23日
第03版:国内要闻

【退役军人风采录】

范振喜:军人作风书写乡村振兴传奇

新华社记者 梅世雄

宽阔的柏油路,幽深的长廊,大气的楼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里是河北省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

当年,周台子村是“一穷二乱人心散”的穷山沟。30多年来,复员军人、村党委书记范振喜发扬军人本色和作风,带领全村百姓共同奋斗,使周台子村发生巨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富裕村。

村展览馆内,静静地摆放着32年前全村的固定资产:一张缺腿儿的木桌、一把三条腿的椅子、一部没有摇把儿的电话机。

“1987年,周台子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人均收入不足400元。”71岁的村民杨国臣说,以前,这里一刮风,山上矿渣扬起,人们就灰头土脸;一下雨,低洼不平的街里泥水流淌。

这一年4月,镇工作组和村里30多名党员,将期盼的目光投向刚从部队复员回来的范振喜身上。

那一年,范振喜只有25岁。

“既然组织这么信任我,我就要干出点名堂来。”走马上任村党委书记,范振喜深感责任之重大,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一名革命军人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不懈奋斗。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从何处烧?范振喜打算把村里私人开采的矿山资源收归集体。他首先把二哥的矿给收了。

有了二哥的示范效应,其他几个小矿点也和村里签订了承包合同,每年向村里缴纳一定承包费。村集体当年进账近10万元,垒坝、修田、栽果树、翻盖学校,村子慢慢变了样。

随后,范振喜又使出清理陈欠、治理乱砍滥伐的“两板斧”,彰显出范振喜干事创业的决心、信心、能力和担当,赢得了村民的充分信任。

不到三年,周台子村成功脱贫。

如今,周台子已成为引领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的先行村:全村固定资产8亿元,集体年收入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1.8万元。

“富起来”之后,范振喜和他的村民们又有了新的目标:“绿起来”。

“我们是一个依赖矿山资源‘起家’的山村,但绝对不能再走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范振喜带领周台子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大力推进矿山“披绿”工程。

今天,周台子村虽有数十亿元的集体资产,范振喜的福利却与普通村民一样。

范振喜先后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并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复转军人等称号。

面向未来,范振喜豪情满怀。他说:“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从内心要扎根这片土地,动真正的心思,把要干的事情想透彻,研究好,才能实现真正的农村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2019-01-23 【退役军人风采录】 1 1 甘肃日报 c106254.html 1 范振喜:军人作风书写乡村振兴传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