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1月10日
第01版:要闻

【生态文明 美丽甘肃】

沙漠中树起永恒的绿色丰碑

——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的治沙故事(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夜幕降临,武威市古浪县土门镇晚归的村民大多会从308省道回家。途中,他们会路过一个叫做八步沙的地方,这里梭梭成林,植被茂密。

事实上,地处腾格里沙漠南部的八步沙,曾是古浪县生态植被最恶劣的地方之一。上世纪80年代,古浪县土门镇6位农民以守护家园为己任,封沙造林、治理沙害,成为八步沙的第一代治沙人。之后,他们三代人用37年时间坚守,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日前,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为榜样,大力弘扬“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精神,加快建设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畏艰辛,艰苦奋斗

八步沙位于古浪县东北边,是腾格里沙漠南缘凸出的一片内陆沙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一片荒芜,一年四季8级以上的大风要刮10多次,沙漠每年以7米多的速度向南推移。由于风沙肆虐,庄稼、道路常常被黄沙埋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

“怎么让庄稼不被风沙埋掉?”“怎样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这些,成为那些年当地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

一年又一年,沙子慢慢埋掉了田地,周边群众被逼上了绝路。

梦想,是一切奋斗的起点。

1981年,古浪县对荒漠化土地开发治理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拥有”政策,并把八步沙作为试点向社会承包,为无路可走的八步沙人带来了希望。

可是,治理寸草不生的沙漠谈何容易?

这个时候,在土门公社漪泉大队当主任的石满老汉第一个站出来说:“多少年了,都是沙赶着人跑,现在我们得想办法治住它,决不能眼睁睁看着村民让风沙困死,决不能把世代生活的家园让给黄沙。治理风沙,我们共产党员不带头,让谁来干!”

紧接着,郭朝明和贺发林、罗元奎、程海、张润元几位老汉相继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按上了红指印。从此,他们以联户承包方式,组建了八步沙林场,走上了漫漫的治沙路。

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六个老汉节衣缩食,凑钱买树苗,靠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一个大水桶,几把铁锨,开始了治沙造林。

刚开始,没有任何治沙经验的六位老汉,只能按“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土办法栽种树苗,他们头顶烈日,脚踩黄沙,整天在沙漠中拼命,干到天黑回到住地,才能动手做一口热乎饭。有时大风一起,风沙刮到锅里碗里,吃到嘴里,牙齿吱吱地响。每逢青黄不接,他们只能在植树时,抽空拔沙葱、打沙米来填饱肚子。几经艰辛,六老汉终于在沙窝窝里种上了近1万亩的树苗。到了第二年春天,树苗成活率竟然达到70%,他们高兴极了。

没想到,一春一夏过去,几场大风刮过,活过来的树苗连30%都不到。“只要有活的,就说明这个沙能治!”望着所剩无几的树苗,六老汉不仅没有灰心,治沙的信念反而更坚定了。

就这样,在一次次失败中,六老汉反复摸索着。后来,他们发现在树窝周边埋上麦草就能把沙子固定住,刮风时也能把树苗保住。从此,“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办法开始在八步沙得到推广。

每年清明到立夏的两个多月时间,是压沙植树的黄金时节。六老汉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沙漠距离村庄七八里路,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就卷起铺盖住进沙窝。在沙地上挖个坑,上面用木棍支起来,盖点茅草,当地人叫它“地窝铺”,夏天闷热不透气,冬天寒冷墙结冰。(转4版)

2019-01-10 ——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的治沙故事(上) 【生态文明 美丽甘肃】 1 1 甘肃日报 c104027.html 1 沙漠中树起永恒的绿色丰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