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2月19日
第05版:要闻

【壮阔陇原潮 走进新时代】小县新气象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走进皋兰

    本报记者 刘健

    沿着平坦的柏油路,便到了皋兰县石洞镇豆家庄村。走进村民彭秀清的家中,只见院落被主人打扫得十分干净,一排新房宽畅又明亮。

    这是一户5口之家,夫妻俩和3个上学的子女。早些年,家中4亩多地是这户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脱贫攻坚行动全面开展后,村里来了帮扶队,搞培训、送技能,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扶贫,村里许多人家因此告别了贫困。彭秀清家也不例外。

    去年,大女儿考上学,学费又让这户人家发了愁。但彭秀清倒挺乐观,“只要有党和政府在,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她说,“村里为我安排了一份村保洁员的工作,每月能收入600元;享受了养殖和光伏发电分红,一年又能增加5000元收入;按照1年5200元的助学标准,大女儿的学费负担也减轻了……”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来到皋兰县采访时获悉,如今,皋兰县一大批农村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2014至2017年,全县共有7186户25861人实现脱贫,贫困人口减少至609户1977人,贫困发生率由18%下降到1.28%,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皋兰县扶贫办主任李清凌介绍说,皋兰扶贫工作重心已由全面脱贫转为不断巩固和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

    回看改革开放以前的皋兰农村,李清凌说,“不可同日而语”。

    “改革开放以前,大多数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生活十分艰苦,哪敢想象有朝一日会看上电视、开上小轿车。”他说,现在大不相同了,农民在交通、住房、看病、就学等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的确,40年的飞速发展,使皋兰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公共交通运输为例,40年前,皋兰县全县几乎没有几条像样的路。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全县6个镇和57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沥青路、水泥路,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08公里,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

    在皋兰县公交公司的充电站场,不时会看到一辆辆充满电的新能源公交车辆从这里驶出,奔向皋兰的各个乡村街道。

    “全县共采购了100辆新型新能源公交车,基本替代了传统的燃油车,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皋兰县公交公司副总经理颜为春说,截至目前,皋兰城乡公交覆盖率达到了82.5%,受惠群众超过10万人,初步构建起了城乡一体化公交格局。

    在皋兰县魏家庄小学,这里的变化更令人振奋——宽敞明亮的教室、偌大的足球场、一应俱全的各种功能室……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农村小学。

    “除了这棵古槐以外,一切都发生了巨变。”站在教学楼前一棵有着200年历史的槐树旁,校长魏永生感慨道。

    “学校占地面积已由原来的18亩扩大到51亩,学生人数从200名增至1400多名,教师人数由19人增加到78名。”他说。

    谈及40年前,皋兰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魏万红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前,皋兰的许多中小学校舍都是土坯房,除少量木制的外,很多课桌椅都是用石板、泥土做成的,坑洼不平,办学条件极为艰苦。

    “40年来,全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魏万红说,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全部完成翻建或改建,实现了集中供热或电采暖,建成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等教学辅助用房,一座座风格各异、色彩明亮、美观大方、质量优良、功能齐备的学校已成为皋兰县最美的风景。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皋兰县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现在的9.8年,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3.9年,人口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如今,皋兰正在大力实施‘宽带网络提速、教学终端覆盖、优质资源建设、信息素养提升’工程,打造教育云平台,稳步推进智慧课堂项目试点,中小学全部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电子书包、录播教室、3D打印、机器人、航模设计等试点项目和特色功能室在部分学校落地生根,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亮点。”魏万红说。

2018-12-19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走进皋兰 1 1 甘肃日报 c100328.html 1 【壮阔陇原潮 走进新时代】小县新气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