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1月30日
第04版:要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家乡不只是用来怀念,更需要我们去建设!”

——记90后大学生女村官缑利丽

    本报记者 朱婕 朱雅琴

    缑利丽是个地道的天水女娃儿,天水出生,天水长大。今年28岁的她,除了去兰州上大学,几乎没有离开过天水。哪怕是在读大学的四年间,她同样时刻关注着家乡天水。

    大学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回到了天水,当时的想法简单又实在,“家乡不只是用来怀念的,更需要我用双手去建设!”

    走遍山村“活地图”

    2013年夏天,缑利丽还是一名大学生,她在新闻上看到,家乡美丽的娘娘坝镇山洪肆虐,滚滚洪流翻过堤坝,掀翻了道路桥梁,吞噬了农田村庄……缑利丽心如刀绞。

    2015年9月,缑利丽被选聘为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小南峪村的“大学生村官”。

    此时依然可以看到2013年山体滑坡时留下的一道道痕迹,她暗下决心:“一定要重建一个美丽新农村、一定要把脱贫的好政策落实到每一户人家。”

    小南峪村地处林区,气温偏低,缑利丽清楚记得,第一天去报到,心中对新的岗位充满了期待,出门前她穿了一件好看的连衣裙。到村里才发现,村民们已经穿上了秋装,“那天被冻得不轻,没想到村里会那么冷。”有了这次“下马威”,年轻的女村官更接地气了,“进村入户还是穿裤子最方便”。

    初到村里,缑利丽人生地不熟,这难不住她。一有时间,她就提着一个文件袋,挨家挨户去老乡家里串门。渐渐地,这家有几口人、那家去年养鸡挣了多少钱……她比谁都清楚,村里158户人家的居住位置在她心中形成了一幅准确完整的地图。

    小南峪村有贫困户48户,其中因病致贫18户、因残致贫5户、因学致贫1户、缺务工技术致贫24户。为了快速掌握扶贫工作,缑利丽暗暗给自己制定了懂政策、精业务、勤服务的工作目标。白天逐户走访老乡家,她在聊天中留意掌握贫困户的家庭状况,每一次发现新情况,她都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更新。晚上回到宿舍,她忙着研究帮扶措施,心里琢磨着“怎么把好政策尽快落实到位,怎么让贫困户尽快脱贫”。

    心系群众“小棉袄”

    日子长了,村民们都有了同样的体会:“利丽”是真心在为他们着想。

    缑利丽服务的小南峪村位于山脚下,很多房屋处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雨天易发生山体滑坡。政府为村民们修建了崭新的安置小区,为了动员大伙儿搬家,缑利丽磨破了嘴皮,但仍有小部分村民不愿搬迁,这成了缑利丽的一块“心病”。

    遇上连绵雨天,她心里总想着“雨赶紧停吧,老人还在旧房子里住着呢”。今年7月,小南峪村连续下了三天大雨,缑利丽和娘娘坝镇的干部们放弃周末休息,随时观测雨情,挨家挨户疏导村民,确保大家全部安全撤离了旧房子。唯有一位百岁老人迟迟不愿搬离,老人拉着她的手念叨着,“住在这旧房子里舒服,落叶归根啊!”

    凌晨两点,雨越下越大,缑利丽意识到不能再让老人待在旧房子了,她立即和同事们一起把老人从炕上背到车上,迅速送到了安全地带。这时,缑利丽心里那块石头才落了地。

    “为村民着想”,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首先要掌握政策,更重要的是需有一颗把群众当亲人的赤诚之心。国家的好政策村民知道多少?享受到了没有?缑利丽觉得一头得让国家的政策落实了,一头得让村民得利了。

    今年6月走访入户时,缑利丽发现村里58岁的张爱珍老人因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常常要去门诊买药,老人家里本就经济困难,一年下来将近1万元的药费成了一个不小的负担。缑利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通过学习了解政策,知道老人可以办理慢性病卡从而减轻负担,于是一次次上门去做解释工作。起初老人不理解,嫌麻烦不愿意办理。缑利丽一遍又一遍向老人解释:“有了这张卡,门诊取药给你报销70%,省下这笔钱你们老两口可以买多少肉吃……”上门说得次数多了,老人也知道了这个女娃儿确实是为她着想,终于去办了慢性病卡。

    在缑利丽的动员下,村里许多患有慢性疾病,常年要去门诊买药的村民都办理了慢性病卡。尝到政策“甜头”后,村民们走在路上遇到缑利丽,总要拉住她的手,说几句感谢的话。

    创业致富“好参谋”

    缑利丽读大学时学了四年市场营销,来到小南峪村后,希望学以致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是她的一个心愿。

    在和村民接触过程中,她发现有一部分村民内心有干事创业的想法,但因顾虑较多,很多想法就被搁置了。

    扶贫先扶志。缑利丽决定“帮助贫困户建立脱贫信心,提升自主能动性”。她把有创业意向的贫困户集中在一起,倾听了解他们的想法。得知大伙儿都在担心创业的风险后,她就耐心细致地给大家讲政策,讲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

    “一开始,大家对我这个小女娃打心底里不信任。”但她没气馁,“三五次座谈不行,我就天天去他们家里。”慢慢地,受到她的鼓励和支持,大家的致富愿望强烈了,开始撸起袖子干起了各自的小事业。

    村民童永辉过去在建筑工地打工,在外辛苦一年挣回三四万元。去年他的创业想法得到缑利丽的支持后,鼓起勇气办了个孔雀土鸡养殖场。打那以后,两个人不管在哪儿遇上,缑利丽就会抛来一连串的问题。

    “养殖场快修好了吧?”

    “5万元精准扶贫产业贷款下来了吧?”

    “土鸡最近卖得咋样?”

    ……

    去年,养殖场给童永辉带来了7万元收入,为了方便送货,他还买了一辆小货车。看到养殖场逐渐走上了正轨,缑利丽终于把心放下了。

    转眼,缑利丽作为大学生村官的3年服务期已满。就在不久前,她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本可以有其他选择的她,向组织申请继续留在小南峪村工作。

    缑利丽今年28岁了,领导、同事都很关心她的婚姻大事。她开口一笑:“村民不脱贫,我就不脱单。”

2018-11-30 ——记90后大学生女村官缑利丽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1 1 甘肃日报 c97305.html 1 “家乡不只是用来怀念,更需要我们去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