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1月25日
第01版:要闻

【三年决战奔小康】继成为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后,又夺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庄浪,为什么能?

    本报记者 侯 煜 宋振峰

    20年前,庄浪摘得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的桂冠,在黄土高原上树起了一座生态建设的丰碑。

    20年后,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庄浪又一次勇夺殊荣!

    10月17日,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庄浪凭借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三变”改革中闯出的“庄浪模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这是全国脱贫攻坚奖今年首次增设“组织创新奖”以来,我省集体组织第一次获此奖项。

    比自然条件,庄浪与我省其他干旱贫困山区一样严酷;论发展环境,庄浪到现在还不通高速,也没有一级公路,是全省深度贫困县之一。

    但是,为什么又是庄浪,作答出一张新时代的出色考卷?近日,记者走进庄浪,探寻其中的奥秘。

    脱贫再困难,他们也不认命,主动作为

    截至10月底,庄浪今年养牛数量,同比增加了2万余头。而往年,全县一年最多增长3000多头;

    才一年工夫,庄浪增加了88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构建起了以国有公司为主导、龙头企业为补充、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为支撑、贫困群众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

    一年前,庄浪全县293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积累在5万元以上的只有4个村,90%是“空壳村”。预计今年年底所有贫困村都可以实现2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

    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奇迹”?

    正是庄浪探索的农村“三变”改革“庄浪模式”!

    庄浪,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全县91万余亩耕地,九成以上“挂”在400多个梁峁和2500多条沟壑之间。曾经,“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麦子长得像马毛,亩产很难达百斤。”

    面对穷山恶水,面对贫困饥饿,庄浪人认为,怨天尤人无济于事,苦干实干才有出路。

    昔日,他们一干就是40多年,修成了全国梯田建设一面旗帜。如今,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庄浪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一个现象让人深思——从“梯田大县”向“产业大县”迈进,庄浪努力了好几年,虽然苹果、畜牧、种薯、劳务等产业形成一定规模,但是,产业一直长不“壮实”。

    关键正是缺龙头。县内只发展起来了十多家小型龙头企业,他们组织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带贫致富能力弱。

    庄浪不是没花力气招商引资。可县里地上少资源、地下无矿藏,龙头企业引进难。

    不认命,不罢休!去年8月,庄浪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大胆创新,提出了“整体工作党委政府行政推动、产业发展公司化运作、组织生产专业合作社实施、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农村“三变”改革的主攻方向。

    县里破天荒地组建了国有独资企业——庄浪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子下活满盘棋。农发公司的横空出世,真正起到了产业龙头作用。以这一“牛鼻子”为牵引,县里在各乡镇设立分公司,在每个村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通过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起从县到村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让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脱贫。

    一年来,通过农发公司和14家龙头企业的带动,庄浪参与农村“三变”改革的群众达到1.47万户,其中贫困户5713户,有8153户群众实现分红3599万元。

    脱贫有多难,他们就有多拼,敢死拼命

    牵引产业扶贫的国有公司搭建起来了。有人心中打鼓,这一新生事物,谁能管好?

    难干的事要派能干的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尽锐出战。庄浪从农口单位抽调了10名科级干部为主的精兵强将,参与企业经营。

    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将行政干部培养成企业家,和将贫困户培养成产业能手一样艰难。

    党员干部不敢担当,短板何以补上?庄浪以敢死拼命的牺牲精神,全力攻坚。 (转2版)

2018-11-25 【三年决战奔小康】继成为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后,又夺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1 1 甘肃日报 c96362.html 1 庄浪,为什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