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1月22日
第09版:百花

【陇原新变化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城巨变

    周相睿

    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这块黄土塬上胜利会师,让她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会宁。如今沐浴着新时代的艳阳雨露,阔步迈入新时代,犹如一颗宝石镶嵌在“一带一路”的丝带上熠熠生辉。

    漫步祖厉河畔“在水桥”旁,垂柳成荫,灯火相映。有谁会想到往日骑自行车不到几分钟就绕城一圈的小县城,今天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的会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镇子”,生活条件极度贫困,县城的面积也非常小,人口也就一万人左右。从老人那里听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会宁街道非常狭窄逼仄,过春节时有踩高跷的人,只需一步便从这边的屋檐下跨到了那边的屋檐下。到2000年后,会宁才迎来了城市发展的高潮,拓宽新城区,改造旧城区。商业住宅小区动工建设,有了公交车,马路上有了红绿灯,斑马线。全民健身体育馆和会师广场建成,家家开始通自来水。渐渐地,小县城有了城市的模样。

    2010年,会宁县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提出“一河引领、两岸繁荣、三山增秀、四区联动”的发展理念。过去的祖厉河是一个污水横流的河滩,生活用水和工业污水全都排放入河,气味刺鼻。综合治理后,改变了往日难看的颜色和刺鼻的气味,河边游人如织,垂柳成荫,成为每天晚饭后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节奏铿锵的音乐伴着市民优雅的广场舞步,笑容洋溢在脸上,乐在心间;两岸汉唐休闲商业街灯火璀璨。滨河路车辆穿梭,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让城区百姓走平坦路,享建设成果。

    自古会宁降雨量少,城区绿地面积小,环顾四周山上不长草,光秃秃的。近年来,“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让周围的山绿起来,让城市的草长起来,短短的几年光景,新增绿地面积39万平方米。去年以来,会宁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积极响应“全域无垃圾行动”号召,分片行动,处处都有党员带头、群众行动的身影,让会宁的城市、乡村少了垃圾,多了文明。

    漫步会宁乡间,如工厂生产流水线传送带的“村村通”硬化路紧紧地贴在大山的怀抱之间。远望对面山坡上起起伏伏的耕地,奏响田园之歌。白色的塑料大棚,农民专业化种植、养殖合作社错落排布着,在这块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上铺起了黑色的地膜,种的是改良新品种的土豆。

    在阡陌田埂旁,一棵棵古树枝头花苞绽放,而在那古堡旁早已停满了小轿车、电动车,红色的砖瓦房点缀着黄土塬。这些巨变都归功于国家的扶贫政策,归功于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精准帮扶,也是会宁儿女辛勤劳作的成果。还是上世纪后期,会宁就开始扶贫,扶贫单位和干部隔一段时间就给贫困户送上一袋面粉,隔几日就通过邮局寄上几件衣服,老百姓心里暖暖的,但是也只是在短期内有作用,改善了生活。有的农户甚至产生了“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扶贫先扶志,不等、不靠响应政策搞扶贫,无论是从政策的设计,还是有条不紊的实施以及后续的保障。会宁人想清楚了,要想脱贫要想富,要由“输血式”送富变为“造血式”致富。县上提出“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发展思路,建档立卡,每家每户实施“一户一策”,各位扶贫干部废寝忘食,一张张表仿佛一个个指针,指针指向2020年。

    在村口的村委会大院,一面国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房子里高声低和,“这家五口人,两个劳动力,八头安格斯肉牛,十二亩黑膜马铃薯,2019年预计脱贫。”走进一看,村支书、村主任、帮扶干部在认真填写精准扶贫一户一策的表格。省市县的帮扶干部已经记不清这样的情景有多少次,但一句话道出了干部的心声,也道出了祖祖辈辈会宁人的心声:“只要能脱贫,只要能致富,让我们干啥都行哩。我现在把老乡家的情况比我家的都熟悉啊,哈哈。”

    改革开放让会宁贫瘠的梁峁沟壑彻彻底底大变样了。昔日三军会师地,新时代丝绸之路上的米粮川。我为能够生活在这里而深深地感到幸福和荣耀!

2018-11-22 1 1 甘肃日报 c95959.html 1 【陇原新变化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城巨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