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1月22日
第01版:要闻

【壮阔陇原潮 走进新时代】四十年,因教育而变

——会宁县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开栏的话

    40年砥砺奋进,40年壮阔航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600万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艰苦创业、不懈奋斗,谱写了改革开放的壮阔诗篇,历经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40年时间,陇原大地面貌一新、甘肃人民扬眉吐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甘肃各族儿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喜迎新时代、焕发新气象,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历史性成就显而易见,历史性变革有目共睹。为全面展示我省各地各部门各条战线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省属和市州媒体记者深入我省市州、县区,开展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大型集中采访活动。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壮阔陇原潮走进新时代”栏目,在“新甘肃”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体,即时推送甘肃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从一线发回的报道,通过甘肃日报纸媒呈现深度综合报道。融媒体共同发力,深情讲述改革开放的甘肃故事,生动展现新时代的甘肃成就,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白德斌

    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份关于会宁县的“特别名单”——40年来会宁县被北大、清华录取的122名学生名单。

    会宁县是国家级的深度贫困县,但是这里又是甘肃的状元县。改革开放40年来,会宁县凝聚教育优先的发展共识,厚植善教乐学的教育土壤,为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11万多名,其中硕士5500余名、博士1100余名。

    自然条件的艰苦让这里的人们生活贫苦,教育的显赫又让这里的人们苦中掘进。外界不解,为何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可以持续上演“穷家富教”的教育传奇?他们也无法理解,会宁人对教育的追求为何如此执著?

    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在会宁采访时,一位教育工作者这样说:会宁教育不是一张纸,她应该是一本厚厚的书……

    会宁,人口58万,90%以上是农村人口。苦瘠甲天下,是对其自然环境的高度概括。

    在贫困中负重前行,在困难中苦抓教育。这也许就是会宁教育的传奇所在。

    《高级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普通消费原理——一般稻田条件,即一个人的财富在当期消费时,其效用会最大化,财富越少,效用越大。

    教育学研究者孙百才先生曾经在得知会宁教育现状后百思不得其解:会宁,一代又一代人放弃当期消费,把为数不多的钱义无反顾地投资给教育。经济学原理在这里显然被“推翻”了。

    也许有人会说,正因为太穷、太苦了,上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路径,会宁人才会如此重视教育。“但是,和会宁一样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会宁对于教育会如此执著?如果部分人在这么做,尚不足为奇,让人惊奇的是,整个县的人们,都很重视教育。穷、苦不能彻底解释会宁教育衍生的教育现象。”孙百才曾说。 (转2版)

2018-11-22 ——会宁县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1 1 甘肃日报 c95899.html 1 【壮阔陇原潮 走进新时代】四十年,因教育而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