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1月17日
第01版:要闻

【三年决战奔小康】把帮扶工作落实到田间地头

——武威市税务局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 沈丽莉 杜雪琴

    通讯员 贺之龙

    宽敞洁净的文化广场,宏伟气派的乡村舞台,整齐划一的日光温室……

    走进古浪县西靖镇阳光新村,优美的人居环境和村民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让人感受到美好生活新气象。

    这些可喜的变化得益于精准脱贫的好政策,也得益于该村帮扶单位武威市税务局的倾心帮扶。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武威市税务系统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完善领导责任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武威市税务局以科室为帮扶责任单位,组成8个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开展驻点帮扶,形成“帮扶责任人+所在部门+工作队”的帮扶工作联动机制,建档立卡2346个,并“双向填写”扶贫走访记录及帮扶措施,使帮扶工作有具体规划、有得力措施、有督查考核。

    深入联系村调研、走访,已成为武威市税务局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他们把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开到联系村,把项目协调会开到田间地头,研究制定帮扶项目规划,细化措施,靠实责任,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自2012年以来,武威市税务局先后承接了古浪县西靖镇阳光新村、天祝县红沟寺村等8个村的脱贫帮扶任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60万元,争取财政资金780万元,项目资金3500万元,实施基础建设、教育卫生、异地搬迁和产业开发等各类精准帮扶项目323个。

    “税务局的干部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千方百计为我们发展致富出谋划策,帮村里修广场、搭戏台、建温室,申请各种贷款,还为贫困学生资助学费,村民们都很感谢他们!”古浪县西靖镇阳光新村村委会主任王相财说。

    “在扶贫方面,我们坚持改善基础设施先行,培育主导产业为重。”武威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武威市税务局先后通过争取专项资金和自筹费用,帮助联系村修路、架桥、修复自来水、改造危房,解决了6个村7860人的出行难、吃水难和住房难等问题。  (转3版)

2018-11-17 ——武威市税务局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见闻 1 1 甘肃日报 c95122.html 1 【三年决战奔小康】把帮扶工作落实到田间地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