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1月09日
第07版:市州观察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路人扎根戈壁艰苦奋斗纪实

    嘉峪关市公路局管护的道路。本版图片由本报嘉峪关记者站提供

    2015年,工作人员在省道215线吊大坂处清理道路积雪。(资料图)

    矗立在嘉峪关西郊的八棵树,折射出公路人矢志不渝的顽强品格。

    本报记者曹义成 嘉峪关日报记者杨亮

    1952年初春,风沙弥漫,乍暖还寒,完成繁忙的工作后,养路工人在简陋的道班工房前(今天的嘉峪关西郊,国道312线之侧)种植了一排杨树,他们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土,把杨树苗埋了进去……树苗把稚嫩的根系扎进戈壁,在一代代养路人的精心呵护下,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岁月更替,几经沧桑,当年种下的那一排杨树屹立在嘉峪关大地上的还有八棵。

    今天,八棵杨树一字排开,挺拔高俊,枝干粗壮,人不能合抱。杨树面朝天下雄关,背依祁连山脉,如公路守护者,春去秋来,冬寒夏暑,历经冰雪风雨,巍然屹立,折射出公路人扎根戈壁的奉献精神和矢志不渝的追求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公路人砥砺奋进。

    多年来,嘉峪关市公路局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并提炼深化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

    在祖国的地图上,嘉峪关只是很小的一个圆点。

    在嘉峪关的图册上,“八棵树”所在的位置,也是很小的一个圆点。

    但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圆点,与长达70年的时光年轮相贯通,折射出它的深邃与厚重,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留影。

    留影,留下了一座创业奋斗的城,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

    留影,留下了一座白手起家的城,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

    留影,留下了一座欣欣向荣的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

    一

    在嘉峪关市公路管理局的党建室,一张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大泉口道班的老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大泉口道班位于镜铁山深处,距离市区约85公里。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在原址重建的养护管理站房屋背后是皑皑的雪山,房前左右则是荒凉苍茫的戈壁。

    “戈壁上没有植被保护,即使修了路,也会被砂石‘吞噬’。”嘉峪关市公路管理局雄关公路管理段段长李保中介绍。

    上世纪50年代的嘉峪关市区,“周边都是些光秃秃的石头山,还有就是除了石头就是沙子的戈壁滩。”李保中的父亲,79岁的李习精这样说。

    “我们每天上班的时间紧得很,回到道班天就黑了。我就把爱人和几个家属动员起来挖树坑。”92岁的养路人郑占乾回忆道。

    退休后的郑占乾,每年都要到这8棵树前看一看。

    对于嘉峪关的养路工人来说,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最艰苦的一段岁月。

    今年68岁的徐德福说,虽然大家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但是这里的自然环境太恶劣了,必须得种上些树,要不然刚修好的路,没几天,就被沙子给埋没了。

    大道,镌刻着养路人的精神担当,也镌刻着一份份难舍难分的酸楚。许忠友就是其中一位。

    1976年,20岁的许忠友从学校毕业来到嘉峪关公路段工作后,每年都要在公路两旁植上上千棵树苗,可每年存活的苗子却寥寥无几。

    “眼睁睁地看着一棵棵嫩绿的苗子死去,我的心就像被什么揪了下一样,好些天缓不过劲儿来。”许忠友说。

    许忠友的妻子马菊兰上世纪70年代末从天水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刘家峡工作。为了一家团聚,1985年,马菊兰辞掉工作,带着4岁的女儿来到嘉峪关,这一待就是30多个春秋。

    “如果现在我还留在刘家峡工作,我已经是高级农艺师了。”马菊兰感慨地说。

    在记者与马菊兰攀谈的过程中,坐在一旁的许忠友脸上总是笑盈盈的。这笑容,是对妻子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公路事业的一往情深。

    二

    1980年,22岁的宋文忠来到柳沟泉道班工作,这个道班的位置比镜铁山矿的作业区还远,每次进城,宋文忠和工友都要步行6.5公里,走到镜铁山矿的火车站,然后搭上火车才能进城。

    “当时我们挺羡慕镜铁山矿上的工人,可以坐通勤车直接就到火车站了。”宋文忠说。

    “夏天还行,最苦的就是冬天。”宋文忠说,山里的气候多变,尤其是冬天,一下雪,冰冷刺骨,即使穿上老羊皮袄,也会被冻得浑身发抖。宋文忠和工友们要用随身携带的洋镐、铁锨等填平有沟壑的路面,然后再撒上盐,以防通行车辆发生意外。

    条件最为艰苦的镜铁山养护管理站所在的地区海拔4800米,空气平均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15名满腔热血的养路工人肩负着204公里公路的养护任务。和老一辈的公路人一样,他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任劳任怨。

    令人欣慰的是,30年前的洋镐、铁锹、抬筐等简单的工具已让位于现代化的平地机、挖掘机、自卸汽车等大型机械设备。

    45岁的董鹏,有一张黝黑的脸和一双粗糙的手,自从进入公路段当养路工,已经干了20多年。

    今年嘉峪关雨水多,董鹏和工友们比往年忙了些,“一下雨,雨水就会裹着山上的泥沙倾泻而下,把地势低洼的公路淹没,为确保道路通畅,我们必须快速赶到现场进行清理。”董鹏说。

    与市区相比,山里的天气变化无常,本来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却风雨交加,平均温度也只有10摄氏度左右。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是常有的事。“一边吸氧一边干活,是我们每一个人经常要重复多次的动作。”董鹏说。

    付建成是董鹏的新工友,在公路系统工作已有25个年头,2017年,从市区调到了镜铁山养护管理站。付建成的父亲在镜铁山养护管理站工作40多年。来到父亲工作过的地方后,付建成更加理解了父亲常年不回家的原因,也坚定了在这里待下去的信心。

    自2011年建站以来,镜铁山养护管理站职工努力克服养护人员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等诸多困难,始终保证着省道215线的安全畅通。

    三

    许娟是许忠友和马菊兰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在长沙找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可是她却和父亲母亲一样,选择了公路段。

    2017年6月,许娟被调往黑山湖附近的试验检测中心工作,这已是她工作的第16个年头了。16年间,许娟和丈夫王银钢总是聚少离多。

    “我和爱人2004年结婚,结婚第二年,他就被派往修建嘉峪关到瓜州的公路,一个月都见不上一次面。”许娟说。

    从嘉峪关到玉门,到高台,再从高台到酒泉,从2005年到2010年,王银钢频繁地调动工作。这些年来,许娟和王银钢几乎每天都是各忙各的,可是彼此之间谁也没有责怪过谁。

    宋文忠和妻子孙晓华曾希望女儿宋瑾浠能承继公路人的事业。当年报考学校时被英语教育专业录取了,宋瑾浠还多少有点失落。

    “父亲很谦和,年轻时常年在外,总觉得亏欠家里许多。”宋瑾浠说,直到现在,一回家,父亲总是承担全部家务,忙前忙后的。在宋瑾浠的记忆中,有时母亲也早出晚归,没人陪,孤孤单单的,宋瑾浠经常一个人躲在屋里抹眼泪。长大后,懂事了,宋瑾浠渐渐明白,一个公路人不是那么好当的。

    2012年在幼儿园当上老师之后,每天和小朋友在一起,宋瑾浠感觉很开心。她说,能为更多孩子的父母分忧,这份工作很适合自己。

2018-11-09 ——嘉峪关公路人扎根戈壁艰苦奋斗纪实 1 1 甘肃日报 c93985.html 1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