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1月08日
第03版:脱贫攻坚

【精准务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之产业扶贫】

牛棚里的“致富梦”

    本报记者 洪文泉 杨唯伟

    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常湾社村民宋万良,最近总是乐呵呵的。一问才知,他家的6头母牛相继怀上了崽。

    “等明年牛娃子一出生,不说卖牛的收入,每头500元的牛犊补贴是拿定了。”宋万良笑着说。

    自己能够靠着养牛脱了贫、致了富,这种好事放在4年前,宋万良做梦都不敢想。

    今年44岁的宋万良家中4口人,2个孩子都在上学。这些年来,宋万良和妻子守着30亩地,养着一两头牛勉强度日。一没劳力,二没技术,2013年,他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员。

    穷了半辈子,穷到啥程度?“孩子在关梁村上小学,每周回一次家。每次孩子返校的时候,只给她5元。孩子从来都是背着馍馍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学校。”宋万良苦笑说,那种日子现在想起来都心酸。

    人穷志不穷,宋万良也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这几年,他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改变贫穷面貌的办法。

    靠种地?土地质量不好,而且种植、收割都费劲。刨去人工,三十几亩地一年下来没多少钱。

    靠养牛?没基础设施和资金支持,加上牛是放养,吃的干草,根本养不肥。

    有一次,宋万良去走亲戚,发现很多地方都搞起了青贮饲料,这种饲料不仅不浪费饲草,牛吃起来还容易长肉。

    于是,宋万良也照葫芦画瓢,在家旁边挖了一个土坑,把饲草碾碎,然后用膜盖起来,搞起了青贮饲料。

    “第一次弄的时候,心里担心坏了,害怕把草弄坏,更害怕牛吃坏肚子。”宋万良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弄的简易青贮池虽然容量不大,但比起单纯喂食干草,显然好了很多。

    小打小闹可以,可是要想把养殖搞好却没那么容易。宋万良虽然十分努力,但自己的养牛事业还是一直不温不火。两年多时间,最好的一次才卖了6000元。

    直到2015年,事情有了转机。村里为了改变村民们贫困落后的生活环境,打破制约大家发展的瓶颈,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从吃水靠担、电压不足、房屋破旧、交通不便的山里搬出来,宋万良当然乐意。更吸引他的是,村里在安置点新建了集中养殖小区。

    2016年,宋万良一家搬了上来。养殖小区有牛棚和青贮池,他养牛顺手多了。加上精准扶贫贷款和基础母牛补贴,让他的“养殖梦”底气十足。

    以前,牛饮水,他得去500米外的地方担,现在自来水通到了牛槽里;以前电压小得连小型铡草机都带不起来,现在动力电通到了家门口,前不久,宋万良添置了大功率的铡草机。以前自己弄的青贮池太小,掺杂着干草一起喂,也只够三四头牛吃两个月,如今青贮池的存量可以让十几头牛从10月吃到来年6月。

    硬件更新换代,养殖理念和专业知识也得一并跟上。区里为了提高村民们养牛效益,由区畜牧局组织起一次次技术培训,教大家如何养好牛。村里还配备了专门的防疫员,负责春秋两季给牛打防疫针。

    短短几年时间,宋万良的养牛产业发展得十分火热。“去年,5头牛下了5个牛娃。卖掉3个,又下了5个,现在我有13头牛,其中6头都怀着崽,明年就陆续下了。”宋万良算起自己的养牛账,格外顺溜。

    “各种好政策我都赶上了,还有啥理由不脱贫呀!”宋万良笑呵呵地说,今年,他还新建了一个青贮池,添置了一辆三轮车,旧车拉牛粪,新车运饲草。

    “下一步,希望政府能帮我们引进一些优质的母牛品种,多教我们些养殖技术,不愁咱的养殖搞不好。”站在自家的牛棚前,宋万良是对美好生活满满的向往。

2018-11-08 【精准务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之产业扶贫】 1 1 甘肃日报 c93783.html 1 牛棚里的“致富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