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1月07日
第05版:改革开放40年·甘谷

风雨兼程谱华章 长风破浪铸辉煌

——甘谷县改革开放辉煌40年综述

    项目建设

    甘谷花椒

    甘谷苹果

    扶贫车间

    甘谷县城市建设

    甘谷县大像山公园

    甘谷县大像山景区

    易地扶贫搬迁

    甘谷梯田建设 本版照片提供:中共甘谷县委宣传部

    40载栉风沐雨,甘谷县委、县政府勇于创新、勤于改革,让一个地处中国大西北的国家级贫困县,在这“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甘谷号巨轮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开足马力、劈波斩浪,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华夏第一县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000年甘谷县地区生产总值7.32亿元,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了66.49亿元。

    2000年甘谷县大口径财政收入为2787万元,2017年实现财政收入7.52亿元。

    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49亿元,2017年达到35.02亿元。

    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2元,到201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44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7元。

    ……

    一组组数字,是对历史发展最好的证明和诠释,生活在甘谷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亲眼见证着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植被覆盖率不断增加,楼房越盖越高,公路拓宽延伸,青山绿水的美丽乡村,教育、医疗、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工业、农业产业兴旺发达……

    刘燕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谷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以商兴城、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全面发展”的思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甘谷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几十万甘谷儿女在古冀大地上与贫困作斗争的40年,也是扶贫工作不断获得群众肯定和赞誉的40年。

    “整县脱贫的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全县上下要鼓足敢死拼命勇气,抱定战之必胜决心,目标上聚焦再聚焦,措施上精准再精准,行动上迅速再迅速,万众一心打一场气势恢宏、干净漂亮的贫困歼灭战,奋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在2018年甘谷县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行动”大会上,县委书记申君明斩钉截铁地说。

    近年来,甘谷县把整县脱贫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24.28万人下降到了2.9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42.9%下降到5.29%,为今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甘谷县整合扶贫资金31.29亿元,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公共服务三大提升工程,解决了2.3万剩余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饮水安全农户比例达到100%。改造提升通村水泥路48公里,硬化村内巷道35万平方米,通自然村道路全部实现砂化或硬化;下大力气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39户3552人,完成地质灾害搬迁避让483户2408人,高标准新建集中搬迁安置区9处;改造农村危房1287户,全面消除了农村现存D级危房;351个行政村接通有线宽带,无线网络和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改造村卫生室21个,新建村级幼儿园19所,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1500人以上有需求贫困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13.7万“三户一孤”人员全部办理大病救助保险,2.5万农村困难群众实现政策性兜底;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1.15万人次,组织输转劳务11.1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8.97亿元;贫困村果椒、蔬菜、养殖业规模分别达到14.8万亩、10万亩、35万头(只),初步形成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良好局面。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持续深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劳务就业、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干部培训等各领域帮扶工作有序推进,东丽区援建甘谷一中、二中学生公寓楼开工建设,脱贫攻坚合力进一步增强。

    清晨,赵秀芳和往常一样,陪着刚上高中的儿子吃完早餐,自己再做些家务,也就到上班时间了。她居住的楼房和上班的扶贫车间,仅隔着一条马路,每天她都迎着朝阳,按时按点去上班。

    “现在已经习惯这种有规律的生活了。”赵秀芳告诉记者。她是甘谷县磐安镇南部山区西坪村农民,去年镇上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他们就从山上搬了下来住进了楼房,现在不仅孩子上学方便,自己还能去扶贫车间上班挣钱。

    目前在甘谷,像赵秀芳这样,从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实现华丽转身的群众,要数以千计。

    2018年甘谷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思路,凝聚政府、市场、企业、群众多方合力,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把生产车间和培训课堂延伸到贫困村,积极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脱贫,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脱贫新路子。目前,全县已建成运营“扶贫车间”52个,带动群众就业23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1300多人;计划年内建成60家以上,带动3000名以上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甘谷县经济结构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不断调整的40年,也是全县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40年。

    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1.1万亩、地膜穴播小麦15.86万亩、地膜马铃薯5.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8.56万吨,增产2.85%。高标准建成席家局流域综合开发、三合堡流域果品基地、刘家墩钢架大棚、北顺合作社中药材种植等13个市级农业科学发展示范点。新建钢架蔬菜大棚1000座,新发展果椒6.7万亩,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1个。“甘谷大葱”“甘谷大白菜”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和甘谷辣椒知名品牌省级示范区。南部农村人饮巩固提升工程建成通水,新建高效节水工程6处,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400亩。实施了涉及4乡镇7个流域的综合开发工程,新修梯田3.56万亩。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86家、家庭农场49户,新流转土地4800亩。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依托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平台,全面启动冀城产业园开发建设,完成了规划编制、机构设置、人员划转等前期工作,征收首批建设用地250亩。恒远鞋业、盈科化工、百居保温等3户企业完成提升改造,入园企业累计达到23户。积极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启动实施黏土砖生产企业升级改造,佰润食品、森茂建材、雅路人麻编鞋业、安济天然气公司等4户企业跻身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宏基建材成功挂牌“新三板”,五丰塑化创建为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培育省著名商标和市知名商标各2件。

    商贸旅游繁荣活跃。甘谷物流园建设加快推进,果品蔬菜交易中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成投用,客运中心一期、陇东南汽配城二期基本建成,花椒交易中心项目启动实施。甘谷苹果在全省率先入驻阿里巴巴大宗农产品网络拍卖平台,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0%。目前已成功举办了4届大像山文化旅游节,大像山石窟危岩体加固、景区护栏改造、智慧景区建设基本完工,启动实施古坡草原景区开发建设,新建旅游示范村2个。全年接待游客2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甘谷县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的40年,也是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40年。

    “吃过晚饭,在公园里散散步,既能消暑还能锻炼身体。”正在大像山公园散步的王先生向记者说道。如今的大像山公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仅隔一条马路的尚都百汇购物一条街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能满足群众的各种消费需求。谁能想到十几年前,这里曾是一块接一块的农田。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甘谷县积极实施“东西拓展、向北延伸”的城镇战略,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3.8平方公里达到15平方公里,新建改造310国道城区过境段、天定高速辅道、西城区路网、富强东路等城市主次干道13条,城市道路总长达到49公里,构建起了“五纵九横”路网骨架。大力改善城区基础设施,建成大像山公园、县影剧院、仿古文化街(东区)、浙江商贸城、南滨河路风情线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

    2017年启动实施引洮二期配套城乡供水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区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新增供热能力100万平方米,主城区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冀城大酒店一期、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全面完工,城区路灯提升改造、城区小巷道硬化治理完成年度任务,新城北路改造、城区雨污分流、北滨河路渭河风情线等工程加快推进。实施了冀城路两侧人行道铺装、闲置地利用改造和西环路、小沙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便民市场2处、停车场3处、街头绿地10处,铺装人行道3.8万平方米,新开发各类住宅43.36万平方米。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明显,磐安、六峰、安远、礼辛等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甘麦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八大公路完成铺油改造,国道310线路基工程完工,启动实施泾甘公路改造工程,完成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条48.6公里。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示范创建,全面清理城乡陈年垃圾,建成3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站,为乡村两级配备了一批环卫设施,乡镇和行政村简易垃圾填埋点实现全覆盖。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6个、环境整治示范带1条、整洁村50个,城乡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民生实事温暖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甘谷县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的40年,也是全力解决住房、就业、看病、社保、用电等群众最关心问题的40年。

    “现在咱农民种地不收粮款、娃娃念书不收学费,还配套营养早餐,小病村上有卫生所,镇上有卫生院,大病也敢进医院,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一年比一年高,这样的生活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甘谷县安远镇沙滩村农民王保民难掩喜悦地告诉记者。

    的确如此,甘谷县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在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改善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十二五”期间,甘谷县全力解决住房、就业、看病、社保、用电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资金达到85.4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81.1%,全县所有村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截至2017年底,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连续18年名列全市第一,全县1500人以上有需求贫困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新农合补偿范围不断扩大,报销比例逐年提高,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8%、22.6%、7%,落实各类救助救济资金2.38亿元,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老年人关爱工作深入开展,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处、日间照料中心2个、互助老人幸福院33个。“五险合一”平台上线运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全面推行,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全民参保登记入库率超过95%。货币化安置棚改户90户,为899户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20万元。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发放就业担保贷款37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906人。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甘谷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40年,也是铁腕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40年。

    绿色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底色,绿色也是希望、商机和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甘谷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造林工程4.94万亩,完成公路绿化113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56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9.5%,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3.7%。深入实施污染防治“十大工程”,强力推进城区分散式燃煤锅炉治理,完成了南滨河路、康庄路供热站煤改气工程。建成煤炭一级交易市场2处,完成“三改一补”工程2000户,城区天然气用户超过1.2万户,90%以上的出租车完成新能源改造,80%以上的餐饮门店更换使用清洁能源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从严落实河长制,拆除非法砂场93家,治理城市黑臭水体3.4公里。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过260天,渭河甘谷段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改革开放的成就已载入史册,艰巨的任务还摆在眼前,40年波澜壮阔,难以用几千文字一一展现,40年砥砺前行,古冀儿女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甘谷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勤劳朴实的甘谷人民共同努力下,甘谷将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开拓出一片更加宏伟壮阔的新天地。

2018-11-07 ——甘谷县改革开放辉煌40年综述 1 1 甘肃日报 c93528.html 1 风雨兼程谱华章 长风破浪铸辉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