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使命。破解这一命题,完成这一使命,离不开翻译这座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中国外语教学界需从语言、文化和话语体系等三个层面入手,努力造就合格的翻译人才,积极回应新时代这一新要求、新任务。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翻译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母语和外语运用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国与国的交流首先是一种跨语言的交流。这种交流的第一环节便是循词探意,即正确理解原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一种始于母语、终于外语的跨文化交流,首先要从语言层面确切无误地领会中国故事。语言理解差之毫厘,翻译表达便会谬以千里。因此,不具备良好的母语素养担当不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然而,毋庸讳言,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外语教学中长期存在轻视母语学习的问题。由于汉语教学的弱化,学生母语水平堪忧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种跨语言交流,母语水平低下,交流则无从起步。跨语言交流的第二个环节是循意探词,即使用准确、得体的译入语进行表达。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都将“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作为培养外语人才的首要目标。但是,肇始于西学东渐风潮中的中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西方先进文化为己任”,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对“外译汉”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汉译外”。在“外译汉”中,外语之于译者只是被理解的对象,而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翻译工作者需要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由此,外语从理解的对象变为表达的工具。译者需要用外语建构一个文字的世界。这一变化犹如从“阅读”到“创作”的变化,无疑对外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翻译工作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国与国之间的人文交流除了是一种跨语言的交流,同时也是跨文化的交流。跨语言和跨文化交流过程的实质便是翻译的本质。在把一个文本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译者翻译传达的是原文的信息及所承载的思想。翻译一种语言就是再现一种思想。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准确理解原文本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准确理解蕴含其中的中国哲理和中国理念,由此可见,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谙熟中国绵延不断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明。但是,通观目前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外语专业本科阶段,还是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体系中,鲜见任何中国文化的课程。“中国文化失语症”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大缺陷,这已经在众多专家学者中形成共识。作为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者,如果不能在本国文化中涵养自我,便会失却自主性,便会在形形色色的外国文化面前难辨良莠,甚至会数典忘祖。一个翻译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才能忠实、全面、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只有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深感自豪,才能欣然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才能摒弃对外国文化亦步亦趋、顶礼膜拜的媚态,才能不卑不亢地让中国文化更加流畅、更加深度地融入世界。因此,在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中国文化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翻译工作者具有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能力。融通话语体系的实质是中外文化成功对话的基础和前提。翻译工作者首先要立足于中国文化,认真分析目标语文化的历史、现状及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要通过文化对比研究,准确把握目标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要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与目标语国家文化交流史,了解中国与目标语国家文化交流的过去,以便正确研判现状,准确预测目标语国家的人民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度和期待视野;要以全球化视野审视目标语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对地位,以便消除目标语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紧张、防范和抵拒心理。在此基础上营造平等对话、互学互鉴的文化交流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然而,在目前翻译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谓外国文化的教学只是散见于各种语言技能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呈现出零散、碎片和肤浅等特点,缺乏对外国文化成体系的、深度的挖掘与分析。“融通”的前提是“知己知彼”,如果对外国文化无知和茫然,“融通”则必然是徒劳和枉然。因此,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还需对外国文化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唯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中外语言功底、深厚的中外文化素养、精湛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人才。
(作者系兰州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