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0月31日
第06版:市州观察

马伊德勒:不等不靠“发羊财”

    马伊德勒家的玉米喜获丰收。本报通讯员 刘刚林

    马伊德勒给羊添加饲料。

    本报记者 王睿君

    通讯员 马 龙 刘刚林 胡发伟

    在东乡县有这样一位贫困群众,在党的惠民政策和政府的帮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力发展养殖业,正在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他,就是东乡县大树乡南阳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马伊德勒。

    “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不管是外出务工还是搞种植、养殖业,只要肯干就能早日过上小康生活。”10月2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在东乡县专题调研时,当了解到马伊德勒从贫困户变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年利润两三万元的情况后高兴地说。

    10月26日,沿着大庄山崎岖的山路,记者来到了马伊德勒的家中。“你们看,这是我养的羊,现在有203只,都是依靠精准扶贫贷款滚动发展来的。”马伊德勒高兴地说。顺着马伊德勒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干净的羊圈里挤满了健硕的羊,它们正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地吃着饲草。

    “看!那几只小羊是最近刚下的羊羔,过几个月就能出栏了!”望着羊圈里活蹦乱跳的羊羔,马伊德勒掩饰不住满心的喜悦。

    马伊德勒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辛。在马伊德勒21岁时,厄运再次袭来,他的母亲突然患病瘫痪在床,为了照顾母亲,他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种地和乡亲们的救济过生活。2013年,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如一阵春风,把温暖送进了他家。当年,他便从帮扶单位甘肃银行贷了2万元的低息贷款,修建了一座简易羊圈,买了20只基础母羊,开始了他依托养殖的脱贫之路。

    投料喂羊、打扫羊圈、加工饲料、进山放羊……自此,马伊德勒每天的日子都在围绕着羊忙活。“搞养殖的第一年,就挣了1.1万元。”回想挣到的第一笔“巨款”,马伊德勒激动万分。有了这第一桶金,他更加坚定了依靠养殖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两年后,他不但还清了银行贷款,羊圈里还存栏了30只羊。

    就在马伊德勒憧憬着自己美好未来生活的时候,他的大儿子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儿媳改嫁,留下了年幼的孙子。这一变故,让这个家庭再一次笼上了阴霾。

    “家里遭遇不幸,但好在我的身体还硬朗,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早日实现脱贫。”生活的不幸并没有压垮这个朴实的东乡汉子。2016年,他拿到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后,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家人早日过上好日子。

    由于山上的老家没有多余的空地修建新的羊圈,马伊德勒就在山脚一块荒地上砌起围墙,修建了3座羊圈,开始大规模养羊。这几年养羊,让他对羊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了,“虽然有时候也觉得养羊很辛苦,但看着圈里的羊越来越多,就不觉得累了。上个月6只羊出栏卖了4800元,再过几天,又有10多只羊要出栏。”马伊德勒高兴地说。

    “快来看,母羊又下了羊羔了!”就在记者结束采访时,马伊德勒的妻子从羊圈里小心翼翼地抱出一只羊羔,递到他的怀中。看着怀里的小羊羔,马伊德勒乐开了花。

    记者手记: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最终要靠自身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临夏州是国家确定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战役中,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主体,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马伊德勒的脱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等不靠,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2018-10-31 1 1 甘肃日报 c92463.html 1 马伊德勒:不等不靠“发羊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