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0月28日
第01版:要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沙漠中挺起不屈的“绿色脊梁”

——民勤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伏润之

    今年9月,“一带一路”生态治理民间合作国际论坛在武威举行。“没想到沙漠地区生态植被可以如此茂密。”参会代表在实地参观民勤生态治理成果时发出这样的惊叹。

    谁能想到,半个多世纪前,这片土地还是一幅沙进人退的景象。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从“风沙民勤”到“绿洲民勤”的转折,不仅是民勤造林成果的真实写照,也是我省艰苦卓绝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动实践,更是一部干旱缺水地区追求绿色发展的英雄史诗。

    民勤精神,从一个人到千万人

    出武威市,沿着民武路向北一路看去,道路沿线被茂密的植被“庇护”,透过树丛的缝隙可以看到不远处生机盎然的庄稼地。

    然而,半个多世纪前,别说成片的树木,就连公路时常都会被移动的沙丘掩埋。

    石羊河,民勤绿洲赖以生存维系的源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石羊河上游水资源需求量成倍增加,造成位于石羊河下游的民勤来水减少、土地日益沙化。《民勤县志》这样描述:新中国成立前,有26万亩农田受风沙灾害,60多个村庄被沙压,每年约2.3万人迁徙他乡。

    宋和村是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小村庄,很早流传着“沙上墙,驴上房”的顺口溜。20世纪50年代,春天庄稼刚出苗,不是被大风连根刮走,就是被流沙无情埋压,一亩地只能收不到一百斤粮食,甚至绝收……

    保卫家园、守护田园。1950年,民勤县做出重大决策:召开全民防沙治沙万人誓师动员大会,数以万计的群众拎起铁锹,扛着梭梭苗,挺进广袤沙海,一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全民治沙战役就此打响。

    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环境下,民勤人民众志成城,一代接着一代干,从一株红柳、一棵梭梭种起,毕其功于一役,在祖国大西北构建起一道阻风挡沙不屈的“绿色脊梁”。

    “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一定要治住沙患。”50年前,民勤第一代植树人、全国劳动模范石述柱在宋河村立下了这样的誓言。

    没有水、没有车、没有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带着30多人组成的青年团员治沙突击队,挺进村东头的大沙河开始治沙。

    插风墙,种红柳,植沙棘,栽白杨……

    大风起,树苗有的被风卷走、有的被沙埋压;

    这一代人,花了6年时间,才种活20亩白杨树。

    一个小村庄的治沙历程都如此艰辛,要想改变全县的生态,让沙漠变绿,没有全民参与和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坚持,绝难做到。

    杨可畅,1952年至1963年,带领群众在大坑沿村造林3200亩,封沙育草1万多亩;

    郭普,1961年起在民勤研究治沙20年,获“全国治沙劳动模范”奖章;

    许齐科,1984年到1991年7年间,治理了16551亩沙丘,挡住了280万立方米沙子;

    ……

    在民勤,像他们一样在风沙线上战斗的人还有很多。    (转2版)

2018-10-28 ——民勤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1 1 甘肃日报 c91873.html 1 沙漠中挺起不屈的“绿色脊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