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0月22日
第01版:要闻

三年决战奔小康

摘掉穷帽奔小康

——关注贫困县脱贫摘帽之七里河篇

    本报记者 刘健

    从兰州南出口附近的一条小路上山,便来到了七里河区后山地区。这里,山连山、山环山,山大沟深,梁峁纵横。

    受制于交通不便、地形复杂、干旱少雨等原因,长期以来,这里的阿干镇、黄峪镇、西果园镇、魏岭乡等后山地区四个乡镇成为贫困落后的代名词——2014年底,全区1乡5镇9个街道中,涉贫的均是后山四乡镇;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2户、7246人,也全在后山四乡镇。

    精准脱贫行动开展后,不甘于人后的七里河聚焦贫困,全员动员,以后山四乡镇为主战场,向贫困发起决战。3年内,累计实现1836户、667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9.36%降至0.74%,并于今年9月成功退出全省插花型贫困县区之列。

    脱贫摘帽,七里河区是怎么干的?

    打牢基础,上下一条心

    七里河区委、区政府清醒认识到:要实现全面脱贫,就必须打牢工作基础,狠抓责任落实。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七里河区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一号工程”,先后制定下发一系列制度办法,形成了所有工作指向脱贫、各种资源聚向脱贫、各方力量走向脱贫的工作格局。

    精准扶贫,“靶心”要准。为做到底子清、情况清、任务清、目标清,七里河区专门抽调业务骨干,逐村逐户展开拉网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扎实推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形成了“户有卡、村有表、乡有册、区有案”的帮扶台账。

    思想和行动统一,全区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年来,全区累计完成通村道路和村组道路141条、210.83公里,硬化村内小街巷36万平方米,农村道路实现100%硬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兴建水利工程33项,实施了安全饮水提升改造工程,全区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安装太阳能路灯2642盏,新建大小文化广场48座,建成垃圾台163座、垃圾箱1559个、垃圾桶21110个,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重在精准,一户一本账

    68岁的魏岭乡绿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郭云生活困难,老伴和儿子孙子都患病,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几乎全都压在郭老汉一人肩上……   (转6版)

2018-10-22 ——关注贫困县脱贫摘帽之七里河篇 三年决战奔小康 1 1 甘肃日报 c90798.html 1 摘掉穷帽奔小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