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0月17日
第02版:要闻

找准路子摘穷帽

    (接1版)

    因地制宜,拓宽产业路子

    搬出大山沟后,峡门乡颉岭村村民马龙就有了发展牛产业的信心。

    “以前喝水要去沟里担,哪里还顾得上牲畜。泥土路又窄又烂,拖拉机根本进不到田地里,饲草全靠人背。牛吃干草、靠放养,根本养不肥……”马龙说,他总想靠养牛甩掉头顶上的“穷帽子”,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易地搬迁后,马龙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在新建的养殖小区有了牛棚和青贮池。

    “现在,自来水通到牛槽,动力电带起铡草机,拖拉机哪块地都能开进去。建牛棚、买母牛、下牛犊都有补贴……政策这么好,想不发展都不行。”4头,8头,12头……两三年下来,马龙家牛棚的空位不断减少,他也如愿靠养牛摘下贫困帽。

    “以前,大家各过各的。居住地集中后,都争着干,比着干。这家牛卖了1万元,那家就争取卖得更好。”让村支书马文成感慨的是,这几年,村里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大改变,“我要发展”的氛围在颉岭村愈演愈浓。如今,颉岭村的牛产业发展到户均10头以上,养牛真正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崆峒区大力扶持牛产业发展,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养牛的积极性。目前,全区累计建成万头养牛乡12个、千头养牛村75个,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41.5万头。

    一花独放不是春。崆峒区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前脱贫抓劳务”的思路,着手实施多元富民产业适宜区全覆盖。

    花所镇光明村贫困户谷晓玲就是劳务扶贫的受益者。她通过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上班5分钟就到,一个月收入近两千元。”谷晓玲说,自从两年前开始在村里的天源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上班,她就告别了为打零工、东奔西走的不稳定生活。

    一个个富民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崆峒区甩掉了贫困帽子。

    穷帽摘了,是不是脱贫攻坚工作就此停止了呢?

    “脱贫摘帽了,反而感觉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记者采访时,崆峒区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们纷纷感叹道。

    他们深知,面对人民群众全面小康的期盼,他们仍有差距,仍需努力。

2018-10-17 1 1 甘肃日报 c90089.html 1 找准路子摘穷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