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9月21日
第02版:要闻

【喜迎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丝路诗意长

——“铁马冰河·丝路诗篇”大型朗诵会侧记

    本报记者 朱 婕 张富贵 朱雅琴

    诗歌之美,正是心动的感觉。

    9月20日晚,在省广电总台演播大厅,一群爱诗的人聚在了这里。大家为诗而来,共赴一场诗歌之约。

    诗人、作家、主持人、朗诵艺术家在场等候,近500名观众进场,落座。

    当音乐响起,当掌声汹涌,作为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铁马冰河·丝路诗篇”大型朗诵会正式拉开帷幕。

    诗歌的豪情,瞬间弥漫全场。

    许多脍炙人口的丝路诗篇,在甘肃落地生根。本次朗诵会选取了古今二十余首反映边地风物、格调高远的优秀诗词作品,呈现了一场诗乐相谐的文化盛宴。

    “葡萄美酒夜光杯……”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朗诵来自朗诵者边城,70岁的他为观众深情演绎《凉州词》。边城说:“为了让观众深切感受经典作品要表达的感情,在准备阶段,我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想把戍守边疆战士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精神通过声音表达得更好。”

    住甘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诗人叶舟担任本次朗诵会的文学顾问,他说,河西走廊上的丝绸之路,底蕴深厚,波澜壮阔。在这里,曾有一群诗人题诗作赋,歌吟不断。这台朗诵会的举办,就是以诗歌的方式与声音的艺术,去捍卫与复活那些远去的荣光与盛名。

    朗诵名家于芳是朗诵会的艺术指导,在她看来,以朗诵的形式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甘肃作为文化大省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让更多人走进甘肃,了解甘肃。

    朗诵会结束后,观众意犹未尽:“边塞豪情和英雄传奇永远不会谢幕,那些被月光和烈酒浇灌出的豪气诗情必会生生不息。”

    住甘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专程从肃南县赶来赴这场诗歌之约。她说自己受到诗歌朗诵会的感染,享受了一场从古至今、时空穿越的视听盛宴,领略了甘肃本土诗歌博大苍凉的力量之美。她认为,这种朗诵会形式契合了新时代甘肃发展的需要,“我们一定要借力文化优势,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相信新时代的甘肃一定会借着‘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良机,变得更加美好。”

    摄影:本报记者高樯

2018-09-21 ——“铁马冰河·丝路诗篇”大型朗诵会侧记 【喜迎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1 1 甘肃日报 c86976.html 1 丝路诗意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