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9月07日
第10版:文摘

老院子

    李丹崖

    在午后,走进老街,最想看的,还是老院子。

    街巷好似一双双伸开的手臂,敞开怀抱迎接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这些街巷,也在拥抱每一片秦砖汉瓦,拥抱每一座老院子。

    光阴流转,老院子在街巷的怀里慢慢焐热,草木萌发,人心向暖,每一个在老院子内生活的人,如沐春风,愣是把“偏安一隅”这个词变成了褒义词。

    我曾走进过许多座老院子,这些老院子总给人一种安谧的氛围。

    走进古淝公所的时候,院套院的古典四合院结构,像极了中国汉字“回”字,老院子在用自己的建筑之美召唤着每一个从中走出去的人,回家,回家,回家……这是一座造纸业协会建造的会所,会所的商人多为徽州走出来的人,加上了“古淝”字样,印证了这些商人系合肥人,合肥并不属于古徽州,为什么供奉朱熹,很值得我们在院子里托腮思忖。在思考中,日色偏西,找一个院子发一下午的呆,也不失为一种好情怀。

    老院子是装满祥瑞之气的能量场。在故乡的老街里,有一处名为“钜兴瑞药号”的老院子,原为河南怀庆府人原开山的私人府邸,后来在药都亳州经营药材生意的他灵机一动,把自己的府邸改成了一家药号,既囤药又让郎中帮人看病,老院子里往来的商人、医人、病人络绎不绝,成了独特的老院子风景。据后人回忆,后来院子不做药号很多年,仍能闻到浓浓的药材香气。

    我曾见过一位诗人组织的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活动,叫“到老院子去发呆”。在社会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下,“发呆”无疑是一个奢侈的字眼,这样一种举动,不仅要有闲,更要有情怀在里面。在老院子发呆的时候,青砖灰瓦是最好的见证者,雕梁画栋是最好的陪伴者,院子里的花花朵朵,在微风里香气四溢,我们的思绪可以在院子里的每一个房间里飞驰,在镂空的花墙里穿梭,在每一只抱鼓石上停歇,那样的时刻,乘物以游心,不似庄周,恰似庄周。

    我曾去一处名为“福建会馆”的老院子里走访过那里的居户,这座老院子已逾二百年,住在老院子里的人,户籍早已不是福建人,他们一代又一代都生活在这样的院落里。洪水侵犯过,冰雹侵蚀过,黄泛区的黄沙加上周遭建筑的翻新,把院子的台基都掩埋了许多,但是,他们依然坚守在老院子里。他们认为,这样的老院子,尽管设施已经不太适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但是祖先的灵气在,祖先的祝福和嘱托,是任何现代建筑所无法给予的。

    老院子,旧磁场,吸引着每一个在老院子生活的人,也吸引着每一个往来的参观者和造访者。我见过许多人走进老院子,他们对每一块图案仔细推敲,对每一处木雕细细琢磨,对每一块纹饰慢慢考量,他们枯自立着,似一树老梅,静止在老院子的时光里,虔诚而谦恭,他们,仿佛也成了老院子的一部分。

    没事的时候,常去老院子发发呆,浪掷一下时光吧,建筑有时候能提供给我们砖瓦木材以外的更多东西。

    (摘自《深圳商报》2018年4月20日)

2018-09-07 1 1 甘肃日报 c84843.html 1 老院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