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9月01日
第02版:要闻

【三年决战奔小康】攥紧拳头,攻坚才能更有力

——庆阳市创新探索“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接1版)

    而对于中盛公司来说,“331+”模式让他们与合作社紧密联结,帮他们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在指导监督李小军这样的合作社开展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同时,也帮他们实现了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建立统一科学的品牌化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了他们作为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求。

    现在,针对没能力、无条件、缺资金、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庆阳各县区“331+”模式多种多样。不仅有“户托社养”,还有“公司代养”,譬如在环县,贫困户以5万元购买羔羊,入股中盛养殖场统一养殖,每年固定分红1.5万元。还有“农户自养”,环县的做法是,为有能力、有基础的贫困户,每户投放3年期贴息贷款2万元,用于购买种羊;给予每户3000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改造圈舍;按照人均5亩标准补齐机平梯田,每亩补助500元,用于种植牧草。

    通过“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庆阳市构建了全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弥补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以往各自单枪匹马的发展短板,让贫困户放心种、放心养,新型经营主体大胆发展,实现了扶贫产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

    合力攻坚,“331+”模式迸发出喜人产业扶贫能量

    在肉羊产业发展上“试验”成功后,庆阳市开始全域全产业推广“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各县区依托中盛农牧、海升集团、天士力药业等企业为龙头,采取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统一技术服务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羊、牛、菜、药、小杂粮、黄花菜等多项农业产业,努力破解贫困群众自发种养技术水平不高,销售不畅,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适应市场、对接市场、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的制约瓶颈,带动贫困户增收。

    宁县通过“331+”模式发展苹果产业,政府指导组建果业合作社,贫困户以资金资源入股,企业负责建园管理营销。由招商引进的陕西海升集团控股60%,贫困户、村集体占股40%,形成了“你建园、我入股,你经营、我打工,你盈利、我分红”的合作共赢机制。

    现在,一个海升集团,就带动38个企业、29个合作社、239个村集体、141个生产大户、4330户农户,发展“海升模式”果园7万亩。不但将海升果业建的1.66万亩苹果基地,变成与农户共有的基地,带动众多贫困户稳定增收,还“+”出了解决“空壳村”的路子,让村集体经济普遍没收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今年,全县每个村子通过互助资金、贷款等入股40万元到海升果业,这样,村集体经济连续30年每年能分红6.72万元。

    对于“331+”中的“1”——品牌建设,庆阳市不遗余力。他们创建“中盛中有羊肉”品牌,正在培育“陇东肉羊”品牌,着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现在,“庆阳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庆阳苹果果真好”已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庆阳市不断强化资金支持、风险防控、党建引领等要素保障,全力支撑“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健康发展。今年,市级财政安排肉羊产业专项资金3000万元、苹果产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9000万元;农发行、农商行、甘肃银行等金融机构投放产业发展贷款18.43亿元。

    庆阳市实施“订单+保单”双单保险,化解市场经营和自然灾害风险。市县财政列支专项经费1000万元,在北部4个肉羊产业扶贫试点县全面推行肉羊基础母羊保险。现在,小小的苹果也纳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全市已有4.8万亩苹果参保。

    庆阳市还把完成产业扶贫任务作为衡量党建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向龙头企业、合作社选派党建指导员、合作社辅导员,把党建延伸到产业链上,以基层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

    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利好,正让庆阳市“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遍地开花,不断“+”出增收致富新天地。

2018-09-01 ——庆阳市创新探索“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1 1 甘肃日报 c83815.html 1 【三年决战奔小康】攥紧拳头,攻坚才能更有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