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8月30日
第09版:国际要闻

培育特色产业 增强发展后劲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接1版)

    “我的公司和信用社合作已经30多年了。多年来,信用社每次都是雪中送炭、鼎力支持,现在我们企业和信用社的关系就像亲兄弟一样!”在岷县岷阳镇工业开发区,岷县顺兴和中药材公司董事长景小勤这样描述他的企业和信用社(岷县农商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

    “顺兴和”是当地知名的老牌药企,至今有160多年的历史。1991年,景小勤继承祖业,办起了如今的这家公司,在岷县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这家创办于清朝咸丰年间的企业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厂房内,很多来自附近的村民正在熟练地对当归、党参、黄芪等中药材进行加工包装。这家企业不仅带动当地300多户农民进行中药材种植和加工,还吸引了400多名来自周边的村民在此务工。

    依托“顺兴和”品牌化的加工销售渠道,广大农户的优质中药材不仅可以卖上好价钱,也让十里八乡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打工”的生活模式,让农户在家门口就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在被誉为“千年药乡”的岷县,扶持像“顺兴和”这样的中药材企业是岷县农商银行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心。在省联社的统一部署下,全省农合机构乘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情系“三农”,扎根农村,大力创新特色金融产品服务,鼎力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用汩汩金融活水浇灌着陇原大地乡村振兴战略的春日新景。

    岷县副县长马柏岳表示,岷县农商银行立足岷县中药材产业和草畜业发展现状,着力完善和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个人陇药通”等系列特色信贷产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信贷支持方案,将背包银行、电子银行等新兴产品和现有产品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当地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户和农商行“双赢”。

    特色产业 重点培育

    近年来,宕昌县大力发展“三色宕昌、九奇官鹅”品牌旅游,积极打造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红色文化、避暑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生态文明新农村。位于4A级景区官鹅沟的鹿仁村在宕昌联社的大力支持下,“乡村游”旅游业红红火火,带动人均增收3000多元,已成为助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典型。

    发展之初,宕昌联社就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简化信贷流程、创新信贷产品等方式,为鹿仁村旅游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宕昌联社累计投入信贷资金4.3亿元,助力“官鹅沟”优势旅游资源开发。2017年,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7.8%,接待游客量176.3万人次,同比增长25.6%,带动了近2万人就业。

    如今,鹿仁村整体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经济收入在全镇也是首屈一指。“多亏了信用社,我们才吃上了旅游饭,过上好日子。”鹿仁村村支书苗俊清感慨万千。

    东乡县的农民瞄准武威、张掖、酒泉等地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大力兴办异地养殖、屠宰企业,异地养羊产业迅速成为东乡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突破口。

    说起异地养羊业,还是离不开农信社的大力支持。目前,东乡联社发放异地养殖贷款9800万元,支持异地养羊户达858户,为920户在河西从事羊只贩运、皮毛加工的农户发放畜产品贩运贷款5600万元。在东乡联社支持的养羊户中,贷款最小额度3万元,最高额度可达60万元。

    异地养殖业的兴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有2000多名务工人员开始从事贩运、饲养、屠宰工作,通过近几年的信贷支持,一大批异地养羊、贩运羊只的农户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因地制宜 创新服务

    就全省来看,各地农信社立足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的做法得到了政府和业界的普遍认可。

    夕阳下的桑科草原,金色的阳光缓缓地在青翠的牧草尖上流淌,忠格尔的阿妈步履蹒跚,吆喝着回圈的牛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要不是他们,我们(牧民)这里哪能有这么多(牛羊)。”在地广人稀的茫茫草原,夏河联社工作人员就像格桑梅朵一样,用贴心的服务为广大牧民带去吉祥如意。忠格尔,夏河县桑科乡格桑藏羊养殖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有了农信社的支持,我就敢发展了。每次贷款,都是他们上门服务,背包银行一打开,什么就都办妥了,方便得很。”

    忠格尔口中的“背包银行”正是省农信社为解决农牧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而打造的“拳头产品”。1万多台惠民终端、3000多部背包银行,打通了农村金融血脉的“微循环”,为偏远山区农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幸福梦想注入了充足的资金养分。

    洁白的羊群悠然翻过山脊,淡蓝色的炊烟袅袅升起,夏河联社的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运用背包银行为忠格尔办理业务……一幅农信牧民一家亲、共建幸福美好新生活的温馨图景跃然映入眼帘。

    夏河县副县长安建坤表示,截至目前,夏河联社为全县8693户农牧民、个体工商户及居民发放贷款余额76378.46万元,主要投向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个体工商、农业运输及当地特色旅游文化服务产业等领域,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首要标准。紧盯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精准发力、持续有力,大力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正是全省农合机构倾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切入点。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省农信社针对不同区域环境、不同行社的个性化业务需求,重点设计和研发“接地气”的特色产品:围绕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探索特色化支农产品,推进规模化发展,打造升级“六通六宝”特色产品;积极探索支持特色支柱产业、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提速见效的特色产品;围绕精准服务,进行业务流程梳理、产品流程再造,用特色化服务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先后支持了临夏清源公司、甘南青藏白云食品有限公司、陇南领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当地影响力大的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临夏砖雕”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临夏州着力培育的特色产品。2013年,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提出建设砖雕文化艺术产业园项目,投资总额为8838万元,在临夏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青韵砖雕公司在临夏双城开发区成功新建厂区,引入了先进工艺,扩大了生产规模。

    厂长石民告诉记者,公司2017年收入800多万元,今年已经承接了1000多万元的工程,发展势头良好。目前,青韵砖雕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就业,并通过“非遗+扶贫”的模式,培养当地农村年轻人传承砖雕技艺,走上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截至2018年6月末,全省农合机构发放特色优势农业贷款303.88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49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36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90个、家庭农场138户、专业种养大户14754户。陇原热土上的特色产业在农信金融活水的灌溉下,尽情舒展腰身,拔节抽穗……

    “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始终不忘服务‘三农’初心,牢记支农惠农使命,全面对接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甘肃农信的新使命新任务。”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刘青的话掷地有声。“我们将积极创新金融产品,着力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大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推动甘肃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8-08-30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1 1 甘肃日报 c83470.html 1 培育特色产业 增强发展后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