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8月24日
第11版:文摘

外婆的春卷

    蔡怡琳

    外婆又开始做春卷了。

    在锅里下一点点油,调小火,把海苔放在锅上,用手一点点撕碎,远远望去,就像淅淅沥沥下了一场绿色的雨。雨点落进锅里,越来越多,直到成为蓬松的一团“云朵”。外婆快速地把“云朵”抓了抓,海的香气顿时满溢厨房。

    这是外婆精心制作春卷的一幕。

    给海苔当配料的是那种常年生长在礁石上的“虎苔”,至于主菜,则由当季最为新鲜的石头海蛎、豌豆、大头菜、卷心菜、三层肉等混合而成。待一堆“色彩斑斓”切碎后悉数入锅,还要再焖上两次……因外婆做春卷的方法承袭外公,外公姓林,于是我们自命品牌:林家春卷。

    林家春卷一般一年只做一两次:过年,清明。清人林兰痴曾赞美过春卷:“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外婆深谙不时不食这个道理哩。

    林家春卷“横空出世”的日子,就是家里的节日。记忆中,做春卷前母亲都会提前两三天告知全家,勾起所有人的馋虫。而我一听到要吃春卷,就知道在香港的舅舅一家要回来了。

    食物也许是表达爱意最温和、深沉的方式。做春卷那天,家里人早早地聚在一起,择菜、洗菜、切菜,厨房里都是欢声笑语,每个人各尽所能。我负责采买最地道的贡糖,舅舅则把买回来的春卷皮趁热摊开,再对折两下叠成扇形,一张张垒起来防止粘连并方便大家包食。

    包春卷是个手工活,贵在“速度”。在平盘上摊开面皮,海苔以长条状在面皮下部铺底,贡糖碎依偎其上。两个汤勺打起主菜后相互一压沥掉汤汁,在贡糖碎上快速铺开,然后放上芫荽。接着大蒜根部蘸取甜辣酱,在面皮上方涂抹,随后将面皮卷起,左右两端相叠扣住主菜,再卷,直到成为白胖胖的春卷,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方能保证面皮完整、“滴水不漏”。包好的第一卷,大家都会谦让一番,通常是“远方游子”“开张剪彩”。外婆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在一旁乐呵呵地念:“萝卜如金菜如银,咬金咬银,岁岁平安。”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4月16日)

2018-08-24 1 1 甘肃日报 c82478.html 1 外婆的春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