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8月24日
第10版:艺术舞台

【视点】精彩剧目亮金城

——甘肃省话剧院成立六十五周年原创剧目展演举办

    《天下第一桥》剧照

    朱衡

    改革开放40年到来之际,甘肃省话剧院(以下简称甘话)迎来了建院65周年诞辰纪念日。从1953年8月13日成立,到2018年8月13日,甘话已有65年历史(2003年团改院,2012年转企改制),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甘话联合甘肃省演艺集团,在8月份举办纪念“甘肃省话剧院成立65周年原创剧目展演”活动。活动期间,在人民剧院、甘话60剧场隆重上演近年创排并获得广泛赞誉的话剧《天下第一桥》《兰州味道》《红水衣》《魂归何处》《兰州人家》等5部优秀原创剧目,集中展示近些年甘话话剧舞台艺术创作的成果。

    甘话前身源自陕甘宁边区陇东剧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党和边区政府的宣传队和战斗队,兰州解放后,进城改组为甘肃文工团,1953年8月13日开始走专业化的道路,正式诞生了甘肃省话剧团。在几代甘话人的执著努力下,不但把戏演遍大江南北,还演进了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看过甘话的戏。65年来,几代甘话人把甘肃话剧创作数次推向高潮,几度辉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话剧和甘肃戏剧的成长、发展历程,开创奠定了甘肃话剧在我国话剧长廊的突出地位和鲜明特色,成为我国大西北的一支话剧劲旅。从创团首部大戏《在康布尔草原上》,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西安事变》等一大批剧目,获奖剧目之多,影响之大,都代表了甘肃乃至西北话剧的最高水平。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排的《天下第一桥》《兰州人家》《兰州好家》《老柿子树》《兰州味道》等一批剧目,在话剧面临市场化冲击的困境下,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弘扬本土文化再一次崛起。

    本次展演的话剧《天下第一桥》先后入选参演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文华编剧、文华导演、优秀表演奖;获得由文化部、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颁发的第七届中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剧目奖等众多国家大奖;主演荣获由文化部颁发的第15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大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开创填补了甘肃省话剧历史在此奖项上的空白,再次提升了甘肃省舞台艺术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标志着甘话已进入国家精品剧目的行列。

    此次展演推出的5台剧目题材各异,风格多样。《兰州味道》(原名《金城印象》)是甘话继《天下第一桥》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创话剧,首次把兰州牛肉面这张文化名片展示到了戏剧舞台。该剧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资助,是甘话继《天下第一桥》获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之后,第二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作品资助,也是首次获得大型舞台剧作品创作项目资助的剧目。再次印证了甘话的创作实力。

    《红水衣》由国内新锐导演李伯男执导,以当代视角,重新解读古典文学人物,是一部剥下男性伪善面纱,拷问灵魂的作品。此剧先后在北京、昆明、深圳、天津等地巡演,深受好评。

    《魂归何处》是我省首部反邪教原创话剧,在甘肃大剧院首演以来,已完成全省各市州巡演,是将反邪教宣传与舞台艺术相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为配合这次展演,有两部新创排的儿童剧《阿拉丁神灯》《小蝌蚪找妈妈》也将与观众见面。近些年,甘话在创排大戏的同时,不断加强儿童剧的品牌开发和培育建设力度,先后移植创排了儿童剧《小吉普变变变》《小猪快跑》《小木偶奇遇记》《阿拉丁神灯》《小蝌蚪找妈妈》等系列儿童剧,除在甘话60剧场驻场演出外,还深入社区、幼儿园、学校演出,深受广大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成为甘话的一个品牌。

    回顾甘话历史,甘话人更加意识到责任和担当,举办本次展演,就是要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坚守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不忘初心,努力从“高原”走向“高峰”,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戏剧作品。

2018-08-24 ——甘肃省话剧院成立六十五周年原创剧目展演举办 1 1 甘肃日报 c82471.html 1 【视点】精彩剧目亮金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