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8月08日
第05版:理论

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省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全省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有力助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如何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产品、环境、发展等方面的质量,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攻坚的突击队和富民产业的排头兵的重要作用?本版特约请4位专家撰文对此展开探讨。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三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战略目标和坚持农民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乡村旅游的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助力打赢脱贫战,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乡村旅游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性产业。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甘肃省地域面积大、县域尺度和乡村范围大,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成为甘肃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旅游的精品工程、精准扶贫工程、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和“周末乡村游”产品打造工程,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打造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旅游升级版。乡村振兴就是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乡村旅游的综合性能够有效推动传统农业与文化、科技、康养、教育、旅游、研学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升产业的效益和附加值,有助于发挥旅游业在乡村振兴的综合带动性作用,助推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农民富裕,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助力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

    乡村“三变”有助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不仅是农业强、农村美,更重要的是农民富,通过乡村的“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农民的富裕,让农民成为乡村旅游振兴的主体。资源变资产,即以集体土地、森林、草地、荒山、滩涂、水域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物)、基础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评估折价变为资产,以资本的形式投资入股旅游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同时激活宅基地、承包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以乡村民宿、创意农业、农家餐饮和农家文化为资源的乡村旅游。资金变股金即将财政资金变股金、村集体资金变股金及村民自有资金变股金。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和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在不改变资金姓“农”的前提下,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通过民主议事和协商等方式,投资入股旅游企业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农民变股东,即农民自愿以自有耕地、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的使用权,以及资金(物)、技术等,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发挥乡村基层居民的智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探索“三变”的具体形式和模式,如利用土地流转费用入股、土地折算入股、贫苦户政府补助资金入股等,政府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并吸引企业参与到农民的“三变”过程中,真正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

    “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是乡村旅游升级的重要路径。政府通过对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撑和规划的指导,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鼓励企业等社会资本进入乡村旅游的发展,还要积极吸引全国有影响力的外省品牌企业如袁家村、马嵬驿等进入,不仅有助于资金的撬动、资源的盘活和人才的引进,而且还能够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运营理念、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传统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农家乐形式为主,单打独斗不能形成品牌化的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出现能够有效整合农家乐资源,向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在乡村旅游升级中的重要载体作用,通过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等渠道让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进程中。乡村旅游的集约式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意化发展,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合作社能够有效保障其活动利益的实现,能够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并增加农民的收益,让旅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民产业。

    立足特色创新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 李巍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创造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系统以及农牧林花草渔生产环境系统,美化村院场祠社委等生活空间,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同步”协调发展。

    努力保持乡村聚落景观、乡村田园景观、乡村建筑景观、乡村庭院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中内在乡土精神,对每类乡村景观元素进行最大程度的乡土风情展现。保护乡村整体景观格局,延续村落原乡肌理,对体现村庄历史记忆的重要建筑进行保护;充分利用乡土元素和乡土景观材料,提升乡村整体面貌和观赏性,烘托乡村闲适安逸的生活氛围和古色古香、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旅游专业村风貌建设要突出乡村田园主题特色,避免城市化景观、过度人造景观对自然环境景观的破坏。同时,应尊重我省区域文化差异特征,因地制宜,符合本地区景观风貌特征。河西走廊地区的乡村风貌应与绿洲环境相协调,在本土材料运用、民居功能拓展、地域特征传承、绿色技术运用、营建方式更新等方面做出探索创新。同时,发挥戈壁设施农业现代景观优势,打造河西走廊戈壁农业风貌景观,体现该地区现代农业特征,努力打造“戈壁绿洲景观风貌”;黄河中游地区应突出黄河风情、民族风情特征,加强对以“沿黄古镇(村)、黄河水车、羊皮筏子、黄河瓜果”等为代表的河畔文化元素进行景观化利用,打造“黄河文化景观风貌”;甘南高原地区按照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地域差异,对传统帐篷、马夯建筑、砖木建筑特征进行继承和发扬,在建筑细部方面反映出藏式建筑的独有魅力,打造“高原藏乡景观风貌”;充分发挥回族民居庭院美化特征,对庭院美化传统、砖雕、木雕建筑细部进行继承和发扬,打造“回乡民族景观风貌”;陇东黄土高原地区乡村风貌应突出塬乡风情特征,对传统窑洞建筑进行充分利用,打造“陇东黄土塬乡风貌”;陇南地区乡村风貌应突出山水文化特征,表现出该地区钟灵毓秀的环境特征,打造“陇南山水田园风貌”。

    着力突出乡土特色,选取乡土材质进行构建、采用乡土语言作为解说、提炼乡土元素进行装饰,将乡土韵味进行极致表达,构建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区域乡村文化旅游体系。按照旅游活动呈现体验化、互动化、文化性的要求,根据全省各地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特征,深度挖掘区域文化主题,打造本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大力挖掘“丝路明珠·大漠风情”为代表的丝路文化主题;“大河流韵·黄河风情”为代表主题的黄河文化主题;“高原牧歌·藏乡风情”为代表的藏乡旅游主题;“黄天厚土·塬乡风情”为代表主题的黄土文化主题;“陇上江南·山水田园”为代表的生态休闲主题;“河州花儿·回乡风情”为代表的回族乡村旅游主题;“民俗体验·红火冬春”为代表的民俗节庆、文化体验主题;“户外天堂·畅行陇原”为代表的自驾车旅游主题;“中医养生·田园乡居”为代表的康养休闲主题;“长征岁月·红色原乡”为代表的红色记忆主题,“艺术创意、时尚社区”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乡村。

    大力培养乡村旅游复合型人才

    中国乡村振兴袁家村课题组成员 望峤 关晶

    目前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但是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需求层面来看,各地普遍缺乏懂旅游、懂农村、善管理和运营的乡村旅游人才;从供给层面来看,能力好、针对性强的培训主体、系统培训课程和培训基地严重不足。甘肃省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攻坚的突击队和生态产业的排头兵。但规划落地不力、新产品新业态开发滞后、运营能力不强、经营管理不善等反映出的人才制约问题已成为发展瓶颈和掣肘。

    围绕新时代赋予全省乡村旅游的重大机遇和使命,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百千万”人才工程,联合甘肃旅游智库创办乡村旅游讲师团,深入乡镇、村庄送教上门,2017年,培养乡村旅游骨干人才万余人,成绩斐然。但同年,甘肃省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8万人,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根据全省旅游扶贫工作部署,今后3年在深度贫困地区要扶持300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农(牧)家乐5000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8.5万户贫困户、3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显见,培训需求和供给之间缺口极大。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从单一农业劳动者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乡村旅游复合型人才,其观念、见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都亟须培训。鉴于此,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向标杆和旗帜学习”的培训新模式,建设能够提供“主题定制式”“驻店式”“菜单式”“创客交流演示式”等一站式综合培训基地被提到议事日程。

    陕西袁家村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范例。自2007年以来,袁家村在无任何资源优势、无人才的普通关中小村庄中,在党支部书记郭占武的带领下,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实现了由“空心村”到中国最美乡村的蜕变。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成功探索出一条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袁家村模式”在全国产生了持续广泛关注和深刻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到此参观、考察和学习者多达29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计千余批次,各类院校科研机构也是不计其数。加之,袁家村边实践边总结,边纠错边提升,边探索边创新,随时总结自身经验,开办了“袁家村乡村旅游培训学校”及“袁家村乡村振兴研习社”等不同层次人才培训平台,有一整套培训菜单,有较为系统的培训教材、案例,更有实践基地和创客互动课程资源。经过评估和现场考察,今年5月中旬,“(袁家村)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挂牌成立。“甘肃+袁家村”的综合培训基地建设模式正式开启。

    所谓“+袁家村”,是甘肃在乡村旅游培训领域的新探索,是在原有送教下乡、现场辅导,模拟学习、实践考察基础上进行的开拓创新,是对原有模式的补充和支撑。不仅丰富了原有培训的内涵和功能,更进一步提升了效率和实践指导性。具体做法为,一是双方共同研讨确定公共课程。针对高层、基层管理者、操盘手、企业家、经营户及服务人员不同层次需求的课程菜单,共同提出两门乡村旅游政策解读、理论指导等公共课程,共同确定有资质的专家授课。二是将袁家村模式进行菜单化课程分解。将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开发理念、建设思路、管理体制、“三变”经验、乡村扶贫、分配机制等分解成课程模块,形成综合培训内容,重点交流讲授。三是充分依靠袁家村自有团队组成师资主体,形成了以党支部书记郭占武领衔,由村干部、村民、商户、投资人和创业者等群体共同组建的讲师团,现身说法,以身示教,为更多学员“取到经”提供优质服务。袁家村的讲师成员既是村子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和受益者,这种以“袁家村人”讲“袁家村模式”的现场培训和实战培训,使学员易学易懂,能够实操落地。四是不断完善案例教学。袁家村全体村民共建共享形成的“自治为基、德治为先、法治为本”乡村治理模式中,如何组织管理农民、如何建立农民股份合作制、如何选拔和培养商户等做法,都是很好的教学案例。如何将做法总结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完整可分享讲解的案例,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双方合作共赢的契合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和成效。

    目前,甘肃已经在袁家村培训了四期学员,请袁家村团队到甘肃授课、指导三期学员。千余人已经受益于这一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新模式,未来将有更多人受益,双方也将因此为中国的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快“乡愁产品”供给

    兰州文理学院教授、甘肃旅游智库专家 高亚芳

    乡村旅游发展大数据显示,近两年绝大部分游客已经从传统农家乐的简单消费转向希望融入当地生活,感受乡村民风、民俗,乡情、乡韵的沉浸式体验消费。乡村旅游很多新概念产品推陈出新,如采风、康养、研学、民宿、游居、野行、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大规模重资产建设,重乡愁场景体验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些新概念乡村旅游产品被统称为乡愁产品,这种“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乡愁产品,多为整村协同发展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或宏大,或秀美,或以民居闻名于世,或以山水润泽心灵,都是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动至美画卷。因此,遵循乡村旅游市场规律,以新消费新需求为导向,加快甘肃省乡愁产品体系供给,是全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

    厘清乡愁的文化内涵。乡愁是一个独有的文化概念,是乡村田园环境优美,文脉肌理清晰、池塘炊烟诗意栖居、乡风乡情亲切温暖、乡曲乡音酣畅淳朴、美食风物回味无穷的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乡村文化审美,是中国人骨血里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千村千面的特色乡愁形成了大规模的乡愁体验活动,也汇成了强大的消费流。乡愁产品逐渐成为乡村旅游消费的基本需求。

    创新乡愁产品开发理念。乡愁产品开发要改变顽固坚守、完全不变乡村传统的建设误区,更不要刻意保留一些“村破民穷”的现象,牢记“橘南枳北,水土异之”的古训,杜绝考察、学习、模仿“三板斧”的做法。在基于“文化自觉性”基础上,充分展示我省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峰、丹霞砂林、峡谷溶洞等自然奇观,河西四郡、大梦敦煌、嘉峪雄关、马踏飞燕、金城古渡、麦积烟云等文化传奇,两当兵变、红色南梁、长征会师、祁连壮歌等英雄史诗,鼓子花儿、道情皮影、陇绣剪纸、太平鼓舞、铁芯高跷等文化遗产的组合,批判性地吸收外来文化、时尚因素,对自身传统进行传承创新。既因地制宜、保持特色,又能有机利用现代科技,使乡村成为更加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下的功能系统。把地域特色同时尚性结合起来、把创意设计同舒适实用结合起来、把传统工艺品同现代工业品结合起来,加快乡愁产品的系统性供给,加速构建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复合型、体验型、审美型等综合特点的市场化、品牌化乡愁产品体系。

    提升乡愁产品核心竞争力。乡村风貌的建设是守卫乡村文化、守护乡土情怀、守望乡愁的最直接方式,是乡村旅游品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要改变碎片化、局部性、单点式的乡愁产品供给方式,更要改变军营化、商业一条街等“单一性、城市化、千村一面”的做法,美化好乡村田园,挖掘好乡土街巷、民居特有文脉,重建好乡村聚落原乡景观,营造好“陇原老家,梦里乡村”的乡魂乡趣,依托全省资源类型生产具有戈壁绿洲、黄河文化、高原藏乡、回乡风情、黄土塬乡和陇南山水田园风貌等甘肃特色的品牌系列乡愁产品。

    完善乡愁产品衍生品体系。乡村景观有季节性,但乡愁体验完全可以是全天候、全季、全域的产品体系。乡愁产品供给可充分利用“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时令特点,广泛利用乡愁空间,盘活各类“三农”资源资产,完善四季皆宜的衍生品体系。如利用庄浪梯田、陇南茶园、天祝藜麦、山丹牧场、民乐花海、民勤蜜瓜、金塔胡杨、陇东粮仓、定西薯都、兰州瓜果等春种秋收场景和美景,举办音乐会、田园美食节、露营节、垄上行健步节、户外夜跑、大地艺术观光节,建设产业园区、科普研学基地、观星营地、共享农庄、创意工坊、慢村氧吧、养生庭院、亲子乐园、演艺广场、艺术创作基地等,以创新、创意延伸拓展乡愁衍生品系列,以双创带动村民就业成长,形成“行走在甘肃,每处村落都环境好起来、美起来,每个村民都干起来、乐起来、富起来”的乡村振兴景象。

2018-08-08 1 1 甘肃日报 c79628.html 1 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