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7月31日
第06版:甘肃新闻 临夏

小山村迈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王睿君 通讯员乔栋明

    唐家村位于临夏县漫路乡的山阴地区,是全县109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在驻村帮扶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产业扶持等举措,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201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290元。

    村民马如龙一家9口人,家里的10亩农田全部是山旱地,多年来靠天吃饭、广种薄收。

    “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我家被列为精准扶贫户,给我贷了5万元扶贫贷款,安排了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现在我搞起了养殖,通过努力,相信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马如龙高兴地说。

    村民汪志清拿到扶贫贷款后激动地说:“看着村里的贫困户一个个都脱了贫,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自己不能拖全村的后腿。和家里人商量后,决定让儿子、儿媳外出打工,我把家里的事全部揽了下来,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好生活。”

    唐家村大部分都是黑红土,比较适合中药材生长。今年5月,在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听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村民杨玉芳报了名,“我把家里的大部分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挣70多元。”

    为了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临夏县积极协调,由银旺(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种(苗)子和技术指导,负责中药材产后收购与销售,乡村负责统一管理,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扶贫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据了解,唐家村依托精准脱贫政策,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63万元,引导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业。并运用厦门东西协作帮扶资金、县扶贫办产业扶持资金144万元,帮扶114户群众发展养殖、种植、务工等。

    包村干部张淑霞介绍,为了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状态,村里重点从养牛、养羊、中药材种植等方面进行扶持,现在群众对发展产业的信心很高。下一步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打算对妇女进行特色布鞋加工方面的培训,让她们掌握一门手艺,在家门口增加收入。

2018-07-31 1 1 甘肃日报 c78085.html 1 小山村迈上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