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7月22日
第01版:要闻

【生态文明 美丽甘肃】黄土地上的“绿色革命”

——环县生态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安志鹏 通讯员李文

    环县,曾经十年九旱,因干旱和贫穷出名。《环县志》记载:“山童水劣,罕世渔樵。”

    老人们都说,以前在春冬季,环县的山是黄的,原汁原味的黄土地;夏秋季时,环县的山是红的,在烈日炙烤下黄土变成了红色。

    在这样一个沙尘暴肆虐,雨水偏少的恶劣环境中,环县人虽拼命劳作,却时常“种了一料子,打了一帽子”。

    生态不改善,经济难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环县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国家生态建设政策的东风,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梯田建设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绿色革命”,绿色,逐渐成为这里最亮眼的色彩。

    治田

    2011年之前,环县虎洞镇老虎沟流域还是坡耕地、二牛抬杠耕田,小麦亩产不足200斤。旱季,粮食干枯没有生机;雨季,水土流失土地成了沟壕,群众的日子因此过得紧紧巴巴、辛苦异常。

    面对这一窘境和群众期盼,环县打出了一套生态建设“组合拳”。2.3万亩梯田、1万亩水保林、3000亩种草、3000亩生物护埂、1.3万亩生态围栏、120处小型水保工程、32公里主干道、70公里田间道路、8000多棵公路行道树……一个由此构成的保水土、添绿色、增植被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落地建设,老虎沟流域近万人的绿色梦变成现实。如今,走进老虎沟流域,原来的砂石路变成了柏油路、“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黄土梁穿上了新绿装,一切都变成了崭新的模样。

    不只老虎沟,在环县,需要进行生态建设和土地治理的地方非常多。为蓄住天上水、保护地里肥,改变耕作条件,近些年,环县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依托水保、扶贫、国土、农发等项目,整体规划、连片治理,全面推进梯田建设,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帮助群众持续增收,分享生态福利。

    截至2017年底,环县累计完成梯田建设196万亩,人均梯田面积达到6亩,全县以梯田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农田超过百万亩。(转2版)

2018-07-22 ——环县生态建设纪实 1 1 甘肃日报 c76282.html 1 【生态文明 美丽甘肃】黄土地上的“绿色革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