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7月12日
第07版:甘肃新闻 武威

沙土地种出“金”芦笋

    本报记者 伏润之 通讯员 马爱彬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民勤县薛百镇更名村的芦笋种植基地。放眼望去,50亩芦笋长势喜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种植户陈胜泰挎着篮子,拿着剪刀,沿着垄沟,在芦笋田里穿梭奔忙,收获喜悦。

    去年年初,在都市企业摸爬滚打数十年并小有成就的80后青年陈胜泰,决定将再创业的方向瞄准农业产业,在田野里大展身手。

    “搞农业就要搞特色农业。”这是陈胜泰的创业思路。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深入考察,陈胜泰了解到,芦笋是高效经济作物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其丰富的白蛋白和多种氨基酸,具有抗疲劳、增强体力的营养功效,食用、药用价值较高,市场潜力巨大。

    去年5月,陈胜泰成立民勤县神农泰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以每年每亩810元的租金,从更名村村民手里租了40亩农田建起芦笋种植基地,租期10年。

    种是基础,管是关键。陈胜泰通过集成优良品种、护根育苗、深耕定植、地面覆盖、持续采收等技术,破解“南菜北种”难题,实现芦笋优质栽培、高产高效。同时,不定期邀请专家就下种、喷药、施肥等环节提供指导,全面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去年年底,陈胜泰的芦笋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其生产的有机芦笋从此有了销往上海、香港等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芦笋投资少,收益期长,近年来销售价格稳中有升,春、夏两季采摘每亩500多斤,亩收益可达2500元以上。”陈胜泰告诉记者,今年春天,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形式,与农户签订《芦笋标准化生产协议书》,带动更名村30多户村民走上了发展芦笋种植的致富路。

    如今,陈胜泰的芦笋种植初具规模,成为民勤县特色农业新亮点。对于芦笋产业的未来,陈胜泰满怀信心地说:“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努力建设‘千亩芦笋种植基地’,形成产业规模。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探索芦笋深加工项目,以产业为支撑,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18-07-12 1 1 甘肃日报 c74796.html 1 沙土地种出“金”芦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