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7月08日
第02版:要闻

【先锋引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记中科院院士、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

    本报记者 宜秀萍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从研究生到院士,从研究尼龙到研究航天润滑剂,刘维民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与追求,为我国润滑学科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1990年,刘维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与他同时毕业的同学大多选择到经济发达、条件优越的东南沿海城市工作。

    “国家急需润滑学科的人才,国内做润滑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最好,你的事业,在这里。”老师薛群基院士的话改变了刘维民的人生轨迹。从此,他扎根兰州化物所,全身心投入到润滑领域的研究。

    2003年6月,我国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出了故障,问题就出在润滑油上。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陈桂林院士向时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的刘维民求助。

    当时兰州化物所已经有10年不生产航天润滑油了,大部分科研精力都投入到固体润滑中。刘维民把已经退休的老先生们请回来,还原此前的合成技术并传授给年轻人。随后,刘维民与团队成员讨论设计思路,研究润滑剂分子结构并将其改良,提高性能,使抗磨损性能提高了至少5倍。航天润滑剂的研发通常至少需要5年时间,而刘维民团队仅用了1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发出新的润滑剂,顺利完成了陈桂林院士的嘱托。

    刘维民团队的研究方向也由此改变,制备了4大类10多种空间润滑材料,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润滑材料体系;研制发展了多种高承载、耐高温、高可靠性滑动轴承用固体润滑纤维织物材料及其粘结技术,解决了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固体润滑属国际前沿课题,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国内固体润滑领域执牛耳者,当推兰州化物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们成功研发出系列固体润滑材料,并在固体润滑材料中使用了稀土元素,开创了国际先例。

    2008年9月27日,“神七”发射升空,中国实现首次太空行走,首次由航天员走出飞船舱外开展空间材料试验项目。在首次暴露于太空环境并成功回收的空间材料试验样品中,就有刘维民团队研制的固体润滑材料样品。

    为人师表,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刘维民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也不乏行业中的佼佼者。如1976年出生的周峰,2004年毕业后,于2005年初到剑桥大学作博士后,入选国家“百人计划”,2011年1月起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刘维民希望,研究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接过“接力棒”,让中国的润滑科学研究走向世界,一代一代薪火传承。

2018-07-08 ——记中科院院士、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 1 1 甘肃日报 c73536.html 1 【先锋引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