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6月22日
第01版:要闻

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

万水千山总是情

——甘肃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系列报道之旅游体验篇


    本报记者 施秀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时,王维送别友人元二出使安西,既依依不舍,又几番担忧,挥手而作千古佳句。

    若王维可以穿越时空而来,一定再无这样的担忧。因为,千年之后的甘肃,何止阳关,即便走过万水千山,也处处是情深义重的陇原儿女在热情相迎。

    补齐短板,甘肃之旅慢享受

    甘肃旅游资源丰度排在全国第5位,旅游发展增速排在全国第6位;可人均消费只有650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排在全国倒数第2位。

    几乎是“冰火两重天”的两组数字折射出喜忧参半的现状:甘肃旅游发展势头强劲、速度快、前景好,但“旅长游短”、差距大、短板多,优势与瓶颈同样明显。

    “短板理论”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景区建设滞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影响力大、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大景区;旅游消费项目少,产品链条短,留不住游客,大多仍处于观光旅游和“门票经济”的阶段。

    先“问诊把脉”,再“对症下药”。

    “下一步,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省级层面要加快20个大景区建设,每年要力争创建1个国家5A级景区或旅游度假区,今年要率先把张掖丹霞和官鹅沟建成国家5A级景区。”2月8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产业大会指出,首先要补齐产品供给这个最核心、最紧迫的短板,加快大景区建设。

    短板不止一块,“补”法也各有不同——

    继续加大旅游酒店、特色民俗、停车场、厕所等建设、改造、提升的力度,尽快解决停车难、如厕难等紧迫问题,补齐配套服务短板。

    陇南成县机场通航,兰州中川机场开通加密多地航班;56家4A级景区实现了二级以上公路联通……甘肃大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铁、民航及城际轨道建设,加快建设交通主干线与城市、景区、机场、车站之间的连接道路,补齐交通设施短板,打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实现“快旅慢游”。

    加快建设冬季旅游设施,建立景区、饭店、交通等淡季价格优惠联动机制,加大冬春季旅游优惠奖励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开发冬春季特色旅游产品,补齐旅游淡季短板,让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转5版)

2018-06-22 ——甘肃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系列报道之旅游体验篇 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 1 1 甘肃日报 c70779.html 1 万水千山总是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