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6月22日
第09版:理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冯俊玲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详细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让十九大精神进农村、入人心。加强“三农”政策宣传解读,宣传并普及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安排,特别是大力宣传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重大举措,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自觉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树立文化自信。乡村文化是数千年乡村发展历史的沉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转变过去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观念,不仅要有经济意义上的振兴,更要有精神层面的振兴。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培育乡村文化能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文化建设还要不断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不断用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去浸润、感染和引领群众,潜移默化中影响乡村文化生态、村民生活习惯和乡风文明。

    倡导文明新风。近年来,我国农村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但一些地方不良风气盛行,陈规陋习依然存在。培育文明乡风,就要移风易俗,坚决抵制陈规陋习。树起标杆,制定村规民约,约束不良行为,树立向上向善、崇俭抑奢、重义守信等价值导向。基层干部要带头抵制不良风气,做好乡风文明的风向标,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新风,积极传播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移风易俗、敦风化俗,引导农民摒弃落后习俗。同时,坚持立破并举,把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大力整治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打击黑恶势力和涉农犯罪,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良好风尚立起来,让广大群众居家安心、出行放心、办事舒心。

    强化实践养成。形成文明乡风,既要靠宣传倡导,又要靠实践养成。应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县级文明城市和文明村镇创建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分类推进、层层落实,使文明创建的过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要适应农村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切实加强农村家庭文明建设。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内容开展“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发农民的家庭责任感和荣誉感。以农村社区为依托,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推进乡村振兴。(作者单位:宁县县委党校)

2018-06-22 1 1 甘肃日报 c70759.html 1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