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6月20日
第09版:民生

我奋斗 我幸福

曹宗让:讲述骆驼客的故事

    夕阳下的驼队。(资料图)

    本报记者 徐俊勇 张文博

    “哎咳哟,上了哇路呀,动起了身,驼夫连年走雅门,叮咚,走雅门,叮咚……”初夏时节的一天,当一车游客在民勤县东湖镇民勤骆驼客传习所中游览时,一阵阵粗犷嘹亮的驼夫号子声响起,萦绕不绝的歌声在上空久久回荡,不禁让人展开思想的翅膀,去追溯民勤骆驼客千百年来的生活……

    演唱者是曹宗让。曹宗让今年已74岁,被称为“末代骆驼客”,是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勤骆驼客代表性传承人。

    民勤县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从汉代起民勤人便驯养骆驼用于长途运输,境内男丁从年幼时便跟随驼队走货,被称为骆驼客。鼎盛时期,民勤驼户有3000家之多,养驼达到10万峰以上,民勤县遂有“大漠驼乡”之称。民勤骆驼客甘于吃苦、智于应变、艺高胆大,他们的驼队,东进西去,在漫长的古丝路上写下了属于他们一段艰辛而精彩的历程。

    “我祖上四辈都是赶骆驼的,西进新疆,北上包头,南下四川,我十几岁就开始跟着家里长辈走南闯北送货了。你看,这是驼铎、咋铃子、夹杆、鞍子、鼻键子、火锔子、栽毛褥子、脚蹬毡、毛捣儿、毡帽、水瘪子……长途驼队,缺了啥都不行。”演唱完号子的曹宗让,指着一件件收集来的驼队装备实物,如数家珍,给大家讲述民勤骆驼客的传奇生涯。

    “骆驼长至3岁后就要开始调训,操卧、跟队、骑乘等训练程序独特繁杂,只有经过严格调训,骆驼才能编入驼队,确保千里跋涉,骆驼不塌膘、不疲乏,长时间保持旺盛精力。”

    民勤骆队编制一般采用奇数,7-11峰为一小队,俗称“一把子”。数把子骆驼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驼队。大的驼帮甚至可达数十把子,骆驼数百近千峰。民勤驼队所走路线,四通八达,西经哈密、乌鲁木齐至南北疆,远至西亚。东北经包头、张家口至京津;东南经兰州、泾阳、汉中到西安、河南;西南经青海至西藏。活动范围广,纵横数万里,往返一趟数月至半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道路交通的不断改善、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驼队运输逐渐式微,骆驼客这一古老的商贸行当濒临消亡。

    “目前民勤全县仅有几个‘末代骆驼客’啦!”曹宗让感慨地说。

    让曹宗让欣喜的是,为了让民勤县骆驼文化永久传承下去,近年来,民勤县创新方法,多措并举,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2017年,在我省公布的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民勤驼队传说、驼夫号子、民勤皮活制作技艺”3项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

    “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几天几夜睡不着。”曹宗让含着泪水说。收集驼队实物,传授养驼、驭驼经验,讲述驼队传说,演唱驼夫号子……曹宗让与他的驼队伙计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民勤骆驼客文化抢救与承继工作中。“我要使出浑身劲头,让民勤骆驼客文化伴随着丝路永远传承下去。”

    “通过调查摸底、征集相关实物、建立资料库、建立民勤骆驼客传承基地和培养传承人等一系列举措,民勤骆驼客文化抢救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民勤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

2018-06-20 我奋斗 我幸福 1 1 甘肃日报 c70262.html 1 曹宗让:讲述骆驼客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