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6月19日
第07版:读书

悦 读

伟大的历程

    □ 迟福林

    我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既是中华民族谱写的一首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社会进程之一。

    1.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农村到城市,中国采取了市场导向的改革,冲破了计划经济的藩篱。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今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资源配置由原来的行政分配逐步过渡到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成功地把握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主动积极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和“稳定器”。2012—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我国已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将对全球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币国际化迈过一个个新的里程碑。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7年欧洲央行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2018年中国A股将正式进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在当前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当中,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增长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一带一路”倡议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截至2017年9月,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69个,一系列部门间合作协议覆盖“五通”各个领域。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7.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占我国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6.5%。截至2017年末,我国企业共在44个国家建设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99家,累计投资307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4.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5.8万个。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效惠及世界,成为新形势下中国推动和深化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成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主角,成为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外汇储备大国。1978—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4万亿美元。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99亿美元。

    3.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1978—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3645亿元增长到827122亿元。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9%,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早在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为5.87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约为5.474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受惠群体不断扩大。4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

    (节选自《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

2018-06-19 悦 读 1 1 甘肃日报 c70026.html 1 伟大的历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