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6月19日
第04版:经济新闻

良种良法育良田

    (接1版)

    针对这一问题,2012年我省引进推广矮秆抗旱抗倒伏高产新品种“中麦175”,改变了历史——陇东大面积高产田的产量水平提高到500多公斤,2015年平凉市泾川县以536公斤亩产创陇东旱塬区旱地冬小麦高产新纪录。

    “中麦17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育成,实现了高产潜力与水肥高效利用、抗寒抗病抗倒伏抗高温、早熟性的良好结合。目前,在我省种植面积约为38万亩,已从陇东旱塬地向定西、河西等春麦区延伸。

    在观摩现场,“中麦175”的种种特性,得到来自全国和本省的小麦专家的充分认可。甘肃省农科院小麦所研究员鲁清林说:“我省小麦品种以高秆为主,秆高易倒伏。‘中麦175’是矮秆、抗倒伏,且耐寒性、抗病性等都很突出,让旱年稳产、丰水年高产,填补了我省冬小麦品种的缺口。”

    良种还需配良法。优良的栽培技术,对于小麦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近年来,加快研究推广小麦新技术成了我省农技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多年来,我省小麦种植多采取传统的条播技术。条播会造成种子分布密集,小麦互相争水、争光等现象明显,影响了产量。

    2011年,省农技推广总站引进“精量播种”技术,在此基础上反复试验,改进为“宽幅匀播”技术——通过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增加小麦的通风透光性,达到增产的目的。2014年,这项技术在全省得到大面积推广。

    在镇原县高胜村“中麦175”示范点,这项技术的效果得到充分展示。“我们在推广‘中麦175’等小麦新品种的同时,配套宽幅匀播技术,平均亩产367公斤,比传统种植亩增产10%。”镇原县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马德熙说。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没有止步。在观摩点,我们还看到“中麦175”不同覆盖方式的试验:全膜覆土穴播、露地条播、膜侧沟播、黑色全膜垄作穴播……同时,还看到不同小麦品种比较试验:陇鉴110、普冰115、山农25、长7080、普冰322……“‘中麦175’已经得到了本地的认可,为了不断筛选出丰产性好、稳产高产、适宜本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我们进行了这个试验。”宁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杨子男说。

    观摩结束已是傍晚,天色转阴,风呼啸而起,麦子挺着笔直的腰杆……正是关于良种良方的不断探索,让陇东大地一片片良田不断延伸……   (本报平凉6月16日电)

2018-06-19 1 1 甘肃日报 c69995.html 1 良种良法育良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