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6月18日
第01版:要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三年决战奔小康

家门口就业更幸福

——甘谷县农民工返乡就业透析

    本报记者 文洁

    初夏,和煦的阳光挥洒在甘谷县大庄镇大庄村,绿树掩映下,鲜红的“精准脱贫就业车间”门头格外醒目。这个“脱贫车间”于今年4月29日建成并投产,创办者是甘谷县腾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张维林。

    走进车间,一台台缝纫机整齐摆放,穿着统一工作服的女工娴熟地操控着机器,忙着赶制订单。“我们大多数都是本村人,在学校带薪培训后在这上班,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真是太好啦!”一位女工高兴地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脱贫车间”是甘谷县针对近几年返乡农民工日益增多,特别是农村妇女需照顾老人孩子不便外出务工等情况,搭建的一个就业平台。平台积极引导县内农产品加工、服装制造、轻工纺织、特色种养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企业到乡镇(村)设立“脱贫车间”。通过“企业+脱贫车间+农妇”“企业+脱贫车间+贫困户”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利用,同时把农村劳动力人口转化为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脱贫车间’促进了从‘输血式’脱贫到‘造血式’脱贫的有效转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步伐,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家庭更完整了,家乡更温暖了。”甘谷县委负责同志说。

    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挣钱……一笔账算出暖暖的幸福

    甘谷县雅路人麻鞋生产车间,女工占绝大多数,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在外地务工的经历,这几年为了照顾老人、孩子陆陆续续回到家乡。

    负责产品检验、验收的张红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曾在广州打工,后来回到家乡,已在麻鞋车间上班两年。问起她在家门口就业和出外打工相比,哪个好一点?张红芳扳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广州打工时月收入比在家乡打工收入确实高一些,但花费也大,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添置衣服,往返路费……一年到头,算下来也攒不了几个钱。

    最让人难心的是家里的一摊子事:老人、孩子在家,生病了照顾不上,孩子开个家长会有时都没人去。好不容易盼到春节,又为买不上火车票煎熬,上了车,人挤人,有时候要站30多个小时,好不容易回到家,人浑身都散了架……一眨眼,家里的板凳还没坐热,又到了返回时间。

    “真是没挣到多少钱,也没照顾上家。”“看现在多好,家门口上班,每月有2000元左右收入,住的地方到车间只要10分钟。厂里中午11时30分下班,下午5时许下班。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钱,手头也宽裕了。最主要的是每天都能见到孩子,有个啥事,亲戚、邻居相互帮衬。”张红芳笑呵呵地诉说着家门口就业给她带来的幸福。 (转2版)

2018-06-18 ——甘谷县农民工返乡就业透析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三年决战奔小康
1 1 甘肃日报 c69898.html 1 家门口就业更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