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6月05日
第02版:要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润陇原 甘肃好人】

好人代桂芬

    本报记者 谢晓玲

    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71岁高龄的金昌市金川区金芝里社区居民代桂芬传唱践行《学习雷锋好榜样》,坚持30多年义务清扫小区卫生,为敬老院和山区贫困儿童手织毛袜1000多双,拿出微薄的退休金资助困难群众……她把春天般的温暖无私地洒向人间,在全国文明城市金昌唱响了一曲爱的赞歌。

    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布4月“中国好人榜”,代桂芬光荣上榜。

    一

    代桂芬老人6岁丧母,16岁丧父;一儿一女相继在年幼时因病离开人世。

    世界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爱。

    凌晨3点半,她悄悄拉亮屋里的灯,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拿起扫帚、簸箕和垃圾袋,来到金芝里社区金建巷路口,开始每天固定的“工作”。路灯下,她时而拉长时而缩短的身影,成为黑夜里最美的舞蹈。

    从过去居住的龙集里幸福街,到现在居住的金芝里社区,代桂芬每天都要义务打扫社区卫生,并风雨无阻地坚持了33年。

    熟悉代桂芬的八冶集团公司汽修厂同事说:“以前在单位工作时也是这样,她每天都要提前三四十分钟来到车间,打水、烧水,打扫卫生……等同事们来上班时,车间已是干净整洁、井井有条。不仅如此,同事、邻居不论谁遇到难肠事,她知道了都会主动去帮忙。”

    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做一辈子好事不易。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历经磨难的代桂芬老人一生默默无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呢?

    “我相信,信仰是心灵的依靠,拥有信仰的人不会迷茫,即使承受再大的苦难也能继续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有信仰的人意志坚定,他们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记者从老人多年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

    时光拉回到1963年。

    那一年,16岁的代桂芬正上初中。当年3月5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随后校园中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学雷锋热潮,《雷锋日记》成为同学们最热衷的读物。

    “我要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为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愿,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了代桂芬的心田。

    从此,代桂芬不仅像雷锋一样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也像雷锋一样有了坚定的信仰。她努力工作、学习、做好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1981年“七一”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

    “我很愧疚,没有给国家、党和人民作出什么大贡献就匆匆地离开了工作岗位。”这是1994年12月25日代桂芬退休当日的日记。

    “继续做一颗螺丝钉,退休了也要力所能及为社会多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企业转型,带着遗憾提前退休的代桂芬决定继续为人民服务,直到生命的终点。

    金建巷北口人多、车多、垃圾多,早晚这里都有卖早点和烧烤的摊点,是金芝里社区卫生最差的地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退休后的代桂芬义务承担起了这里的卫生清洁工作。

    烧烤摊点留下的油渍沾满了地砖,代桂芬拿来家里的洗涤剂、洗衣粉,用铁刷沾着热水,像清洗自家灶台一样,一点点把地砖上的油渍刷洗干净。

    有一天,代桂芬因躲避自行车不幸摔倒,导致左手腕处骨折。在家休息了10天后,她又拿起扫帚出了门。

    左胳膊不能动,她用脚把簸箕顶住,右手将垃圾扫进簸箕,再端起来倒进垃圾箱。

    见此情景,邻居们纷纷劝她:“别扫了,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

    代桂芬却咬牙坚持。她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在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我克服这么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天天打扫卫生,社区给你发钱吗?”

    “快别扫了,费扫帚得很。”

    “老太太,你太傻了。”

    这些年来,劝阻她的、嘲笑她的声音,她不知听了多少遍。而她却笑着说,“我自愿为人民服务,不要任何报酬,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三

    在邻居段嫂的眼里,代桂芬不仅是个“活雷锋”,还是她贴心的“好妹妹”。她拿出一双毛袜子和一双毛手套,说:“看,这都是她给我织的,穿在脚上,戴在手上,暖在心里。”

    除了段嫂,周围的邻居、小区里的清洁工还有1000多名贫困山区的儿童和福利院的孤寡老人,都穿过代桂芬织的毛袜。

    贫困山区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云中小学”的孩子们每天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2009年7月30日,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这则报道,代桂芬伤心落泪,萌生了帮助这些孩子的念头。

    费尽周折,她终于联系上了学校的负责人,为古路村小学的孩子们寄去了176双毛袜。

    今年已是代桂芬义务为孩子们织毛袜的第九年,当年读一年级的孩子早已毕业,不断有新的孩子接受到这份遥远的爱心。

    9年来,代桂芬虽然没和孩子们见过一面,但她感觉自己的心和孩子们贴得越来越近。她节衣缩食,先后为孩子们汇去了12000元的助学金。

    2013年8月24日,从电视上看到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一对不幸的盲人老两口体弱多病无钱医治,她与当地民政部门接洽后,每月为这对夫妻捐助100元钱,至今从未间断。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偏远山区的孩子一年的生活费只需980元钱,她便来到市民政局,要求资助一名山区的困难孩子。

    ……

    谁能想到,这位在帮助他人时从不吝啬的老人,每个月仅有2000元的退休金,住着从未装修过的小房子,用着过时的老旧家具呢?

    四

    代桂芬老人珍藏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用废纸包着的两包钱,一包是她平时打扫卫生时捡的钱,一包是她卖废纸攒的钱,其中最大面额是100元,最小的只有一分。

    “等有一天我不在了,要把这些钱全部交公,让国家拿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她说。

    “今天是阴天,风很冷,靠马路边的11个树坑里有很多落下的树叶,我把它们扫成一堆一堆的,撮起来扔到垃圾箱,来回一共走了10趟。天是凉的,可我干起活来,心是热的,身是暖的。”

    “今天天气很冷,但我坚持扫完了楼道、走廊和马路。能为人民服务是我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活法,这就是我的活法,我感到很幸福。”

    “重读《雷锋日记》,又有新的感受,发现通篇贯穿着一个高尚的意识,即对党和人民深厚的感恩意识。”

    ……

    代桂芬的日记零零散散,却珍贵地记录下了一位普通共产党人对崇高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坚守,记录下了老人对党和人民深深的感恩之情。

    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幸福?如何生,怎样死?生命的意义何在……

    这一个个困扰现代人的问题,在代桂芬老人这里变得十分简单。她说:“为人民服务是一种责任,每当看到别人因为我的付出而感到温暖时,我再苦再累心也是甜的。”

2018-06-05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润陇原 甘肃好人】 1 1 甘肃日报 c67739.html 1 好人代桂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