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5月30日
第09版:新闻看点

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正式开启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在发布仪式上讲话。新华社发

http://pic.pub.gansudaily.com.cn/003/001/846/00300184612_776dfafc.jpg

资料图

    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5月28日在维也纳举行,正式开启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

    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盛情邀请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

    新华社维也纳5月28日电 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28日在维也纳共同举办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正式开启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盛情邀请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

    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在致辞中阐明中国开放、和平、共赢的外空国际合作理念,欢迎各方参与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携手翱翔太空,谋求共同利益。

    史忠俊说,1967年外空条约庄严宣告,外空探索和利用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并应为全人类谋福利。中国空间站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愿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国空间站打造成全人类在外空共同的家。希望各国通过在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增进互信,打造真诚合作、互利互惠的典范,让外空成为促进人类共同福祉的新疆域。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赞扬中国航天发展的巨大成就,认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世界上最系统、技术最先进的航天项目之一,将为全人类带来广泛利益。

    迪皮波表示,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项目激动人心,将使中国的技术和经验惠及其他国家,提升载人航天国际合作和能力建设,促进人类对空间科技应用的认知,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入太空,服务于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她呼吁联合国会员国积极参与合作并从中受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专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等相关国际组织代表,法国、印度、南非、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美国等60多个国家常驻维也纳外交使节约120人出席仪式。不少国家代表详细了解参与中国空间站合作的细节,表达了参与合作的浓厚兴趣。

    仪式上播放了主题短片,全面回顾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空间站任务进展。现场还安排了中国航天图片展,多角度展现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和国际合作情况。

    同日,联合国外空司正式照会各国,邀请各国于今年8月31日前提出合作项目申请。下一步,中国和联合国将对收到的合作申请进行联合审核评估,确定具体合作项目后由相关各方组织实施。

    中国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联合国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签署《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利用中国空间站为各国提供科学实验机会,并在未来为他国航天员或载荷专家提供在轨飞行机会。

    新闻背景

    中国空间站及其应用合作

    中国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的重要一步。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中国长征七号遥一火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飞行任务先后圆满成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全面胜利,迈入“空间站时代”。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计划于2020年前后发射,全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运营,设计寿命10年,运行轨道高度340公里至450公里,可容纳3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生活,轮换期间可容纳6名航天员。

    空间站总体构型是三个舱段,由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组成,每个舱都是20吨级,整体呈T字对称构型。核心舱用于统一控制和管理空间站组合体,提供航天员生活和工作场所。实验舱用于支持空间科学实验、空间应用和空间技术实验。空间站预留新舱段接口可拓展舱位,并支持外挂大型实验。

    在未来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项目的申请及实施程序上,有意向者需要向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提交申请,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进行项目初选,通过初选方提交实施方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对实施方案进行终选。

    与此同时,中国空间站合作机会面向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开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科学的公共、私营机构,包括研究院、研究所、大学、私人企业等,都可以申请。

    中国空间站将采用三种合作模式:一、申请者利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载荷,在中国空间站舱内开展实验。二、申请者利用中方提供的实验载荷,在中国空间站舱内开展实验。三、申请者利用自行研制的舱外载荷,在中国空间站舱外开展实验。

    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专家介绍,未来,中国空间站将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空间地球科学和应用、空间应用新技术等8个研究方向、30多个研究主题上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据新华社维也纳5月28日电)

2018-05-30 1 1 甘肃日报 c66800.html 1 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正式开启 /enpproperty-->